《通訊診療法》修正後上路一年,電信三雄中華電信(2412)、遠傳、台灣大積極搶進遠距醫療,隨著衛福部擴大在宅急重症、遠距急門診與居家血液透析,電信業者下一步要全面導入症狀判讀、照護紀錄、預警模型等AI應用。
中華電信表示,自主研發「SynDr. 遠距醫療視訊平台」,整合雲端即時錄影、符合資安規範、貼近實體門診流程,除遠端視訊看診,還可應用在宅急症照護,自主研發「在宅住院監測系統(RPM)」則與社區醫療團隊合作,透過AIoT生理量測裝置,打造多方即時互動模型,提高在宅照護品質。
中華電信近期也積極跨域結盟,攜手盛弘醫藥集團旗下翰鼎數位、凱基銀行,打造「台灣基層診所視訊診療系統(Health-online)」,並與醫師公會全聯會、玉山銀行及資拓宏宇共同組成「健康台灣智慧醫療大聯盟」。
遠傳則以「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為基礎,自主研發「5G遠距診療平台」,打破距離限制,已經從偏鄉做到都市,提升醫療照護資源可近性和效率,以單一雲端平台串連22家大型醫院、七種以上跨專科醫療服務,打造連續式醫療照護服務,更前進海外市場,搶進帛琉及印尼。
遠傳也投入在宅急症照護計畫,同時位基層醫療機構打造「Health健康+ 遠傳Cloud HIS」雲端醫療資訊系統,一站掌握病患生理數據及電子病歷,提升醫師診療效率。
台灣大則從企業通訊與AI應用出發,打造智慧醫療通訊解決方案,協助醫療院所因應遠距診療新常態,強化跨部門溝通、醫病協作與語音紀錄等關鍵流程。
台灣大指出,以M+企業通訊解決方案為基礎,推動醫療通訊數位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