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7 月 2025


(艾萬霖生技董事長暨前衛福部部長林奏延醫師,致力於研發與生產高品質外泌體並應用於化粧保養品中。

近年來,外泌體(Exosomes)於再生醫學與生物科技領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自從科學上發現它可作為細胞間訊息傳遞的關鍵角色,外泌體不僅在醫學研究中展現多元潛力,其應用於肌膚保養的獨特機制也備受關注,從實驗室逐步落實於生活上的實際應用。專注於外泌體研發的艾萬霖生技近日宣布與國內指標性連鎖藥局通路大樹藥局達成策略結盟,共同推廣「人類來源外泌體」技術應用,為台灣生物科技與肌膚保養領域開創新契機。

艾萬霖生技董事長暨前衛福部部長林奏延醫師表示:「從學理上來看,外泌體是細胞自然分泌的奈米級囊泡,富含多種生物活性分子,在細胞溝通與生理功能調節中扮演要角,其奈米級尺寸有助於傳遞活性成分,協助維持肌膚健康。」該公司憑藉嚴謹的研究與測試,致力於研發與生產高品質外泌體,期望將此項尖端生物技術,透過安全、合規方式,應用於促進民眾健康的相關產品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若瑟(Réxos)外泌體保養系列」已獲得台灣衛福部(TFDA)核准,可採取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成分的「人類來源外泌體」應用於化粧保養品中。

未命名設計
若瑟外泌體保養系列獲衛福部核准,採用人類來源外泌體,以安全、合規方式應用於化粧保養品。

大樹藥局指出,在眾多外泌體相關產品中,民眾應審慎評估其來源符合合規性、成分純淨度及安全性等關鍵要素。艾萬霖生技基於對技術研發與品質控管的堅持,獲得秉持「值得您信賴的藥局」理念的大樹藥局的肯定。雙方合作契機則是看好艾萬霖在外泌體領域的專業實力與嚴謹態度,運用研發優勢,結合藥局信賴的連鎖通路與專業藥師團隊,將共同推出符合法規、品質優良且安全可靠的產品選擇,亦提供完整產品資訊與諮詢服務,讓消費者能安心選購符合需求的保養產品。

此次合作象徵著生物科技研發強強聯手專業健康通路,不僅讓人源外泌體技術能安全且透明的進入消費者日常生活,更將推動台灣在生技與醫學美容領域的發展。未來,艾萬霖生技與大樹藥局將持續深化合作關係,共同探索外泌體在提升肌膚健康與美容保養方面更多應用潛力。大樹藥局憑藉其遍布全台服務網絡與深耕社區的信賴度,在此次合作中將扮演關鍵角色,其專業藥師團隊更站在第一線,為消費者提供詳盡產品說明與個人化建議,確保民眾能夠安心且便利接觸並了解創新的生技應用,為產業注入新動能,也為國人帶來更優質、更先進的新選擇。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愈來愈多人透過藥物或針劑瘦身,其中俗稱「瘦瘦針」或「瘦瘦筆」的受體促效劑雖可幫助控制體重,國際權威期刊《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的大型統合分析也顯示,這類藥物同時具備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的作用,但醫師提醒,瘦瘦針屬處方用藥,只能作為輔助減重的工具,也高度不建議胰臟炎病史者、生產前後婦女、嚴重腸胃病患等族群施打,因此並非人人適用。

高雄初日診所院長李唐越指出,事實上,瘦瘦針最早是用來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其主要成分GLP-1受體促效劑,例如成分中的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可促進胰島素分泌、穩定血糖,也有研究發現,這類藥物同時具有抑制食慾、延緩胃排空、增加飽足感等效果,因此逐步被廣泛應用於體重管理。

另據國際醫學期刊《The Lancet Diabetes&Endocrinology》最新涵蓋超過8萬人的大型統合分析發現,GLP-1受體促效劑不僅能協助減重,也是心臟健康的「保護傘」,不論使用者是否合併糖尿病,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皆可降低約13%至14%,對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卻未必患有糖尿病的肥胖或超重族群而言,是重要的醫學突破。

李唐越表示,GLP-1受體促效劑雖能協助減重,也是心臟健康的「保護傘」,但有5類人高度不建議使用;2類人更應嚴格禁止接觸。(圖/初日診所提供)

不過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官網指出,瘦瘦針可能會引起腸胃道不適症狀,包括噁心、嘔吐、便秘等情況,但通常人體會逐漸耐受。醫師在開立處方時,一般也會從較低劑量開始,逐步增加劑量,以減少副作用。

李唐越提醒,雖然瘦瘦針已廣泛應用於減重療程,但並非所有人都適用,其中本身或家族有甲狀腺髓質癌病史、罹患第二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候群(MEN2)者應嚴格禁用,若為孕婦、哺乳期婦女、計畫懷孕者或有嚴重腸胃道疾病、胰臟炎病史者,醫師也高度不建議這些族群接觸瘦瘦針。

李唐越指出,GLP-1類藥物可作用於大腦下視丘,減弱食慾、延緩飢餓感,但使用者若長期不改變飲食習慣,並持續高油、高糖、高熱量飲食,仍會影響大腦的飽足感反應,讓瘦瘦針「愈施打愈沒效」,停藥後更容易迅速復胖。

李唐越強調,瘦瘦針只是輔助工具,真正決定效果的是民眾每天的飲食、運動與生活習慣,因減重不只是短期的計畫,而是重啟生活態度。此外,瘦瘦針屬於處方用藥,須經過專業醫療評估,才能真正兼顧作用與安全,網路代購、私人轉售的瘦瘦筆來源風險極高,民眾務必透過合格醫療機構評估與用藥,切勿自行購買或私下注射,以免危害健康。

李唐越提醒,瘦瘦針是處方用藥,務必透過合格醫療機構評估與用藥,切勿自行購買或私下注射,以免危害健康。(圖/初日診所提供)
李唐越提醒,瘦瘦針是處方用藥,務必透過合格醫療機構評估與用藥,切勿自行購買或私下注射,以免危害健康。(圖/初日診所提供)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每一個步驟、每一項質地,皆精準設計為肌膚打好每一道「補水→導水→涵水→鎖水」保濕環節,串起完整的水循環。

超越保養,不只為肌膚也為地球環境設想

Neogence這次不只升級成分,也升級品牌責任感。「HA玻尿酸保濕水平衡系列」中的化妝水瓶身使用100% Bio-PE環保材質,以甘蔗與玉米植物為原料製成的塑膠,不依賴石化燃料,循環再生。而滲透乳、卸妝與潔顏則使用PCR回收塑料,落實減碳、再生與綠色循環包裝標準,為消費者提供「不只對肌膚友善,也對地球友善」的永續選擇。

立即體驗Neogence霓淨思極效保濕新時代 >> 官網獨家優惠開跑中

【HA玻尿酸保濕水平衡系列】即日起於Neogence霓淨思官網及全台各大實體/電商通路全面開賣。HA玻尿酸保濕水平衡禮盒體驗價$2,999(內涵保濕精華、化妝水、滲透乳、潤澤霜);7/4 – 7/11品牌會員週,單筆滿$2,500加贈限量Neogence霓淨思帆布包。
>>Neogence霓淨思官網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當薩克森·拉特利夫(Saxon Ratliff)抵達泰國的《白蓮花》酒店時,他要求要一台果汁機——他可不想錯過他的蛋白質奶昔。這或許是命中註定,或者根本不是巧合——這位在熱門Max電視劇中迷戀健身和蛋白質的男生由帕特里克·施瓦辛格(Patrick Schwarzenegger)扮演,而他正是舉重之神阿諾·施瓦辛格的兒子。薩克森的蛋白質冰沙和克洛伊·卡戴珊(Khloe Kardashian)用“克勞德灰塵”覆蓋的蛋白質增強爆米花,無疑是我們的文化達到對這種有機化合物和營養食品的狂熱的明確信號。走進任何一家美國超市,你會發現從早餐穀物到玉米片,現在都加了蛋白質!

正如大多數主流文化事物一樣,這場風潮也有時尚與風格的成分。我們應該早就知道當男士短褲的下擺開始往上拉,露出更多,比膝蓋和大腿更多的時候,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如今,我們生活在“蛋白質時尚”的時代——一種與90年代的海洛因時尚(Heroin Chic)有些相似的風潮,雖然表面上看似更健康,但其可怕程度不亞於當年的海洛因時尚。

Balenciaga, fall 2025

Photo: Isidore Montag / Gorunway.com

Balenciaga prefall 2024

Balenciaga, pre-fall 2024

Photo: Filippo Fior / Gorunway.com

蛋白質時尚「Protein Chic」?健身文化如何塑造時尚與完美體態的健康狂熱

並不是說攝取蛋白質不好,這並不糟糕。而且,顯然它比浪漫化毒品使用要好得多。問題在於,我們這個單一焦點、迷戀健康的文化,對這一最新健康潮流不知該如何設限。我們對增強、重塑和改造身體的熱情似乎無止盡。

海洛因時尚,部分是從80年代的極度健康外觀回歸的——想想超級名模辛迪·克勞馥(Cindy Crawford)和艾爾·麥克佛森(Elle Macpherson)、珍·芳達的健身影片,還有施瓦辛格的《魔鬼終結者》身材。蛋白質時尚與我們對健康的迷戀息息相關,但它也是當前市場上減肥藥物泛濫的文化副作用——當變瘦之後,接下來該怎麼辦?“塑形”,讓肌肉更加明顯。奧塞姆皮克Ozempic的狂潮幾乎改變了當今的身材審美。在T台上,女模特們比以往更瘦,這在紅毯上的女性名人身上也同樣如此。大多數男性則過度補充蛋白質、肌酸和其他增肌補品。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全球生物科技領導者安進藥廠,致力於將科學與生物科技轉化為拯救生命的藥物,同時深耕ESG,積極回饋社會。台灣安進延續總部安進基金會(Amgen Foundation)培育下一代科學家使命,攜手北醫楓杏醫學青年服務團,舉辦生物醫學研習營,至今已為全台超過30所學校的8萬名中小學生提供生物科學的科普教育。今年營隊於澎湖與台南新營熱烈展開,吸引逾200名高中生積極參與。透過營隊跨越教室、課本的實地學習,學子們得以提前接觸專業的醫學知識,深入探索生物醫學的奧秘,不僅為學子們開啟了嶄新的科學視野,也為培育台灣未來的創新科學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理論到實踐,深度融合醫療實務與專業知識

生物醫學研習營提供多樣化課程,涵蓋公共衛生、疫苗防護、精準醫療、藥品研發以及牙科與口腔健康教育等領域。學員不僅參與大學講堂式的教學,亦通過醫學實驗與手作課程,深入學習並實踐醫療知識。營隊與當地醫院合作,讓學員親身體驗醫護的日常工作,增強對醫療行業實際運作的理解,幫助學子能更清晰地掌握未來職業發展方向。

研習營的課程每年根據當地公共衛生需求進行調整。在澎湖,課程重點在口腔衛生與疾病預防;在台南則聚焦於大眾疾病知識。隨著台灣2025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醫學教育的需求愈加迫切。因此,今年台南場次特邀奇美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黃偉輔醫師進行社區衛教講座。黃醫師聚焦骨骼健康與高血脂疾病,強調骨質疏鬆會顯著增加骨折風險,降低行動能力,影響生活品質;而高血脂對心血管健康構成極大威脅。黃醫師指出,這些高齡健康議題往往容易被忽視,建議大家及早檢測並積極治療。他並鼓勵學員將醫學知識融入應用於日常生活,不僅提升自身科學素養,也能更好地關懷家中長輩,共同關注健康議題,從而促進全家人的健康與福祉。

醫學營隊多元體驗,助力學員職涯探索與成長規劃

連續14年帶領北醫楓杏團隊的王南淵老師表示:「感謝台灣安進長期支持,透過多元具啟發性的科學教育帶領更多學子探索醫學知識,對培育生醫人才產生了顯著的正面影響。」王老師分享:一位從小參加營隊的澎湖學員,如今已是北醫大護理系大四生,同時也是此次澎湖營隊的小隊長,將所學傳承給學弟妹。這個活動不僅促進了產學合作,也加速了學術知識的應用轉化,幫助學子規劃求學方向,並將所學知識回饋社區。

來自澎湖的楊同學,懷抱成為醫療專業人員的志向。他表示,透過此次營隊,對醫療體系與流程有更全面的認識,也特別提及安進藥廠講師帶來的「藥物多重宇宙」課程令他印象深刻。在課程中,他深入了解製藥的過程,以及從藥物研發到實際應用的各個階段。楊同學驚訝地發現,一個新藥的誕生是一段漫長而複雜的旅程,需依賴各方專家的協力合作,才能最終提供病患所需的治療。這次營隊不僅激發了楊同學對醫療領域的濃厚興趣,也讓他深刻體會到醫學與藥學結合在推動醫療進步中的關鍵作用。這段經歷讓他對未來職業充滿了期待。

生醫研習營獲讚譽,台灣安進擴展醫學教育影響力

馬公市市長黃健忠於生物醫學研習營的結業典禮上親自出席,對此次由台灣安進與北醫楓杏攜手舉辦的研習營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這項活動已成為澎湖每年備受期待的重要盛事。他對參與營隊的學子們展現的學習熱忱與卓越表現深表欣慰,並強調新冠疫情進一步突顯了生物醫學的重要性。黃市長認為,透過這樣的機會,離島學子不僅能夠掌握最新的醫學知識,還能為未來的職涯打下堅實基礎。他期勉學子們在學習路上不斷進步,並鼓勵他們學成歸來,為家鄉的醫療發展貢獻一己之力,讓澎湖的醫療服務更加完善。

台灣安進作為協辦單位,同仁也積極參與擔任營隊講師,透過生動的主題與互動課程,全方位介紹藥物研發。王映珽講師對學員們超出預期的藥學知識表示讚賞:「看到學員在課程中展現出的專業知識和熱情,讓我們對未來的生醫發展充滿信心。相信這些經驗將有助於學員未來學術與職業生涯發展,並期盼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

台灣安進總經理韋立格(Daniel Villegas)表示:「台灣安進秉持照護病患的使命,致力提升台灣國人健康。透過社區參與推動科學教育,我們期盼擴大科學創新的影響力,提高全民對生物醫學的認識。自2017年起,台灣安進與總公司安進基金會緊密合作,攜手北醫楓杏推動在地化的生物醫學教育。未來我們將持續以激勵創新的方式傳遞科學知識,激發學生對生物醫學的熱情與潛能,發掘培育台灣頂尖生物醫學人才。」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綠豆湯減肥|綠豆湯不僅是夏日消暑飲品,《Cell Metabolism》期刊的最新研究顯示它還可能幫助燃燒脂肪,促進減重。 背後原理與腸道中的「擬桿菌(Bacteroides)」菌群有關,當它們遇到由抗性澱粉發酵產生的「乙酸」時,能有效減少肝臟和內臟脂肪,達到類似低碳飲食的燃脂效果。醫生更教大家如何養出腸道好菌,立即看看!

燃脂原理解析:乙酸+擬桿菌=糖分消失術

台灣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指出,綠豆、綠香蕉、冷藏過的番薯、燕麥等富含抗性澱粉和β-葡聚醣的食物,經過腸道發酵會產生乙酸。乙酸是擬桿菌的能量來源,促使其大量繁殖,這些菌群能迅速消耗腸道中的糖分,讓身體轉而燃燒脂肪,進入「天然燃脂模式」。

 

3招啟動腸道燃脂功能

醫生指出只要在日常中攝取以下三種「慢消化纖維」,便有助乙酸的產生,促進燃脂。

1. 攝取抗性澱粉

選擇綠豆、紅豆、綠香蕉、冷藏過的番薯等食材,尤其是經過烤熟再冷藏,能大幅增加抗性澱粉的含量,進而提高腸道產生乙酸的效率,促進擬桿菌生長。

2. 補充β-葡聚醣

燕麥是β-葡聚醣的優質來源,只需前一晚簡單泡水煮,隔夜即可食用,吃隔夜燕麥有助於益菌的繁殖和乙酸產生。

3. 攝取果寡糖(FOS)

洋蔥、蒜頭、蘆筍等含有果寡糖,經過簡單烹煮後能保留益菌所需的營養,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3招養出腸道好菌

蕭醫師提醒,直接飲用醋並不能補充乙酸至大腸,因為乙酸會在小腸被吸收,無法發揮燃脂作用。要讓擬桿菌發揮燃脂效果,還應遵守以下原則:

1. 彩虹餐盤原則

多攝取深色蔬果如藍莓、紫甘藍,提升擬桿菌活性。

2. 14小時斷食策略

例如晚上8點至翌日10點不進食,有助改善腸道環境。

3. 遠離「菌群殺手」

避免精製糖、植物奶油與素食奶精等破壞益菌的食物。

 

此外,若曾大量使用抗生素,擬桿菌數量減少,即使攝取大量纖維也難以啟動燃脂反應,這可能是許多人多吃蔬菜卻無法減肥的原因。

 

綠豆湯簡易做法

蕭捷健醫師分享,製作綠豆湯非常簡單,只需將洗淨的綠豆放入電飯煲,啟動稀飯模式,30秒即可完成。這碗綠豆湯不僅方便健康,也有助腸道燃脂!

授權轉載:fb@減重醫師 蕭捷健

同場加映:【開箱速遞】最新影片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外泌體,開啟次世代腦部疾病療法的新希望

開發神經系統疾病藥物時,「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始終是最棘手挑戰之一。這道屏障就像機場海關,能有效阻擋病原體與有害物質進入腦部,以確保神經系統穩定運作。但同時也阻擋許多治療藥物去路,導致不少潛力療法無法發揮作用。然而,近年科學家發現細胞釋放的微小囊泡「外泌體」(exosome)具穿越血腦屏障的能力,有望成為新藥物理想載體,為腦部疾病的治療帶來全新突破。

外泌體是細胞分泌,直徑約 30~150 奈米的微小囊泡,廣泛存在血液、尿液、唾液、腦脊液等體液。最初視為細胞排泄廢物的副產品,後來科學家才發現扮演細胞間傳遞訊息的重要角色,就像天然「小小包裹」,攜帶各種生物分子,如蛋白質、脂質、RNA 等,傳遞給其他細胞,並免疫調節、癌症轉移、組織再生及神經退化等都發揮關鍵功能。令人驚豔的是,外泌體還能跨越血腦屏障等多種生物障礙,為腦部疾病治療開啟新契機。

外泌體是細胞「內體」(endosome)系統製造。內體會先形成許多小囊泡(稱為「內囊泡」),並集中在「多泡小體」(multivesicular body)結構裡。當細胞接收特定訊號,多泡小體會與細胞膜融合,將眾多小囊泡分「泌」至細胞「外」,故名為外泌體。

這過程需一連串「幫手」協助,包括 ESCRT 蛋白、神經醯胺(ceramide)及一類膜蛋白 tetraspanin;此外還有像「交通指揮員」的調節蛋白(如 Rab27a 和 Rab35)引導外泌體準確送達目的地。值得一提的是,當細胞處於缺氧或氧化壓力等外在刺激,會明顯釋放更多外泌體。這種變化對癌症轉移、組織修復等生理現象有很大影響,故外泌體也視為診斷與治療疾病的重要工具。

研究顯示,外泌體表面 LAMP2B 與 integrin 等蛋白,可與血管內皮細胞的受體蛋白結合,提升穿越血腦屏障進入大腦的效率。外泌體還有傳統藥物或奈米粒子難以比擬的優勢,因由細胞產生,較不易引發免疫排斥。而膜結構能保護內部物質不被酵素分解,使之穩定存在血液較長時間。

研究也發現,神經細胞或幹細胞外泌體穿越血腦屏障效率更高,有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的能力。更令人期待的是,以基因工程或化學修飾,科學家能在外泌體表面加上「導航分子」,更精準運送藥物到特定腦區或病變細胞。

外泌體治療腦部疾病的潛力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外泌體可望成為治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中風與腦癌等腦部疾病的創新藥物平台。以小鼠實驗為例,科學家已成功用外泌體載送干擾 RNA(siRNA),有效降低致病基因表現,展現治療神經疾病的潛力。甚至有研究嘗試修飾外泌體表面,以提升外泌體進入神經細胞的效率。

然而,外泌體要實現臨床應用仍面臨多項挑戰。首先,高純度外泌體純化未成熟,過程費時且成本高昂;其次,品質控管困難,若無法確保成分與功能一致性,影響治療成效並有安全疑慮;此外,國際缺乏外泌體製劑標準化製程與法規規範,臨床推動仍待制度面配套。只有當關鍵技術與監管機制逐步到位,外泌體當成藥物載體的潛力,才有望真正走進臨床,造福病患。

(首圖來源:Freepi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基因療法公司4D Molecular Therapeutics (4DMT) 宣布裁員並加速關鍵臨床試驗

4D Molecular Therapeutics (4DMT) 近期宣布了一項重大策略調整,裁減約 25% 的現有及規劃職位,主要影響早期研發和支持部門,並加速其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wet AMD) 的 4D-150 基因療法第三期臨床試驗。此舉旨在精簡組織架構,將資源集中於後期臨床試驗,並延長公司資金營運時間。

加速臨床試驗進程,展現對4D-150的信心

4DMT 加速了其 wet AMD 基因療法 4D-150 的第三期臨床試驗 4FRONT 計畫。4FRONT-1 試驗的 52 週主要數據預計將於 2027 年上半年出爐,比原先預計的 2027 年下半年提前了六個月以上。此外,第二項第三期臨床試驗 4FRONT-2 已於 2025 年 6 月提前啟動,該試驗與 4FRONT-1 設計相似,但納入了未接受過治療的患者和近期接受過治療的患者。4FRONT-2 的 52 週主要數據預計將於 2027 年下半年公布。

加速臨床試驗進程顯示 4DMT 對 4D-150 療效的信心,也反映出研究人員和患者對此療法的高度興趣。4D-150 作為一種潛在的基礎療法,旨在通過單次玻璃體內注射,實現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anti-VEGF) 的長期持續釋放,從而治療 wet AMD 和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 (DME)。

裁員節省開支,聚焦後期發展

此次裁員預計將產生約 300 萬美元的一次性現金支出,主要用於 2025 年第三季度的遣散費和福利。但預計每年可節省約 1500 萬美元的現金薪酬成本。這些節省將用於抵消加速臨床試驗和生物製劑許可申請 (BLA) 準備所增加的支出,使公司資金營運得以延長至 2028 年。

除了裁員,公司首席財務和業務官 Uneek Mehra 也宣布將於 2025 年 7 月 15 日離職,但將繼續提供諮詢服務至 2025 年 9 月或公司提交 2025 年第二季度 10-Q 季報為止。公司聲明 Mehra 的離職與公司營運或財務報告的任何分歧無關。

策略轉型,風險與機遇並存

4DMT 的策略轉型反映了其將資源集中於後期管線的決心,特別是 wet AMD 療法 4D-150。這項策略轉型存在一定的風險,例如裁員可能導致人才流失,影響研發創新能力。此外,即使臨床試驗加速,4D-150 的成功仍存在不確定性。

然而,如果 4D-150 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積極,並成功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將為 4DMT 帶來巨大的商業機遇。4D-150 有望成為 wet AMD 治療的基礎療法,為患者提供更持久、更便捷的治療方案,並顯著減輕治療負擔。

總結與展望

4DMT 的裁員和加速臨床試驗的決定是其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將資源集中於後期管線,力求盡快將 4D-150 推向市場的策略性舉措。這項策略轉型雖然存在風險,但也蘊藏著巨大的機遇。未來 4D-150 的臨床試驗結果將是決定 4DMT 發展前景的關鍵因素。如果 4D-150 能夠成功上市,將為 wet AMD 患者帶來福音,也將為 4DMT 開啟新的篇章。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GO-AI-7號機 Thu, 03 Jul 2025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外泌體療法的最後一段路,我們究竟還有多遠?
懷著探究之心,基因線上採訪團隊走訪南港國家生技園區,我們很榮幸邀請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evelopment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DCB, 簡稱生技中心)副執行長李財坤博士為我們指點迷津,剖析臺灣外泌體產業現狀與解釋 DCB 如何幫助臺灣生技產業走得更快更穩。

走過四十個年頭,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的定位與聚焦領域不斷隨時代演變,但不忘初衷地心繫臺灣生技產業。談及 DCB 的角色與定位,李財坤副執行長指出,DCB 不僅致力於技術研發,還提供多項服務,例如技術平台支持、合作開發及技術授權,幫助臺灣生物技術產業成長。

DCB 扮演橋接學術與產業的角色,例如在新興領域如外泌體和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的研究上。他表示,DCB 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生態系統,而非與企業直接競爭,盼媒合各種資源以達成通過政府支持促進產業發展的願景。
DCB 提供生技產業兩種主要合作模式:

一、合同服務:提供技術支持(如製造顧問與品質管控),但不涉足企業的知識產權,以相對低成本、高品質服務為特色。

二、技術授權與共同開發:將技術平台或產品授權給企業,進行早期開發合作,並根據貢獻程度分享收益。

此外,副執行長提及兩種政府專案促進生技新創快速成長:法人科技專案計畫:透過該專案,DCB 得以為臺灣生技產業開發可移轉之技術與專利,而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通常於其中扮演政府諮詢顧問角色。業界科技專案計畫:35% 企業籌款,而約 65%資金來自政府,為生技新創企業大幅降低資金門檻。

談及亞洲各國生技產業競爭局面,副執行長不諱言,新加坡在生技新創的扶持力道相當強,各種資源配套也充裕,相較之下,臺灣雖然有著過往 ICT 產業的優勢,以及大量願意投身生技產官學研各界的先進前輩,然而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對於世界前二十大藥廠的研發中心等鉅額投資吸引力相對較弱。如何利用當前優勢揚長避短,便成為接軌國際生技產業時,必須通盤考量的戰略。

副執行長談及四月初圓滿結束的外泌體法規政策與挑戰座談會,他坦言,當他看見日本藤田雄副教授(Dr.Yu Fujita)的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研究時,他不禁思考:如果 EM-001 這項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與外泌體相關療法合作機會已經被其他歐美廠商消化,那後續的 EM-002、EM-004 等等外泌體相關療法驗證過程的臨床試驗,臺灣是不是能夠有合作的機會呢?副執行長認為臺灣相當適合執行臨床試驗第一期和第二期,因為有著堅實的在地醫療體系與學術量能支撐。

談及過往經驗,副執行長語重心長地表示,不僅是外泌體研究,臺灣在其他領域國際學術交流時,往往也有避無可避的風險與困難,但都被先進們堅毅使命感與智慧克服,依舊取得超脫紙面數據的階段成果並與國際學界維繫長遠情誼。

雖然外泌體與 EVs 已在先前國際學術研究展現治療用途潛力,但許多臺灣公司現階段將重點放在化妝品和營養補充品上。這是對臺灣法規環境的策略性適應,還是錯失了進入更高價值治療市場的機會?採訪團隊問道。

副執行長表示,從他的角度剖析,化妝品不可宣稱藥效,而且生產相關要求相比藥品產線較不嚴格,也因此要相當小心那些僅用條件培養液宣稱效果的廠商廣告,投入外泌體化妝品是企業的一種「選擇」,他以去年 5 月外泌體相關會議為例,化妝品主題討論高朋滿座一位難求,而當議程進行到藥物療法相關則門可羅雀。而相關領域廠商們則多表示,外泌體化妝品資金回收期短,先求活著,再求多餘資金維繫研發。

目前國際外泌體和 EVs 的臨床應用缺乏明確全面的監管規範,這被認為是發展中的一大風險。副執行長建議,將這些技術分類歸屬於生物製劑(biologics)法律範疇,可能有助於更好地管理製造和臨床試驗過程。而當前臺灣的監管框架也尚未完備,這被產業界視為既是挑戰也是機會。他強調,日本已經開始規劃對 EVs 的監管,而美國尚未明確制定相關政策,臺灣面臨跟隨國際標準的壓力與抉擇,因為優先完善監管,便能在產業發展與市場中取得先發優勢。

面對尚未完善的法律以及躊躇不前的產業投資,副執行長強調,解決方法包括需要第一個成功的臨床案例來達成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 POC),透過第一例來建立相關數據,並與政府和監管機構(如 CDE)完善溝通模式,整合學術研究和產業資源達成「示範」。

第一個成功的臨床案例至關重要,這將為外泌體和 EVs 的發展提供安全數據和監管依據。他建議避開過度競爭領域,如腫瘤學或抗衰老化妝品,因市場擁擠或定義不清,透過藍海市場,逐步建立產業信心。潛力領域如眼科疾病(因應現代人螢幕使用增加)或關節疾病(老年人口需求)等,這些領域在臨床驗證和製造上相對可行。

副執行長認為外泌體領域還是得要有人做對的事,做長遠的事,運用媒體宣揚正確的觀念,把風氣帶到對的地方,打造完善的外泌體產業生態,媒合各種資源同舟共濟,一起走得更快更遠,而這也是他認為自己能努力的方向。

採訪行近尾聲,會議室鵝黃色的燈光自上而下灑落,將副執行長手中那份他寫滿筆記的採訪資料,反映在眼鏡鏡片上,襯著雙眸裡流露的眼光。那是一份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閃爍著 DCB 四十載的時光與使命熠熠生輝。

從建立產業生態系,再到政府計畫補助,李財坤副執行長強調:「總有人要做對的事,做長遠的事。」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我國《國家廉政建設行動方案》訂有「鼓勵社會參與,促進透明與貪腐零容忍的共識」及「推動校園誠信,深化學子品格教育」等具體策略,高雄榮民總醫院適逢35周年院慶,為共襄盛舉,率先以為期2日之陽光醫廉營,針對全國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在學學生,介紹醫院高質醫療服務、傳遞基礎醫學知識與公開透明廉能作為,展現機構致力追求崇廉文化,優養人才之雙贏理念。

高榮陽光醫廉營 傳遞基礎醫學知識 展現機構崇廉文化

營隊於7月1日盛大展開,首先由本院陳金順院長開場致詞,並以高雄榮總之「智慧尖端醫療」為專題進行演講。醫院本著高質服務、雄心創新的核心價值,在精進醫療品質及創新上永不止步,持續為就醫民眾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如全臺唯一醫學中心擁有智能行動醫療巡迴車、陸海空全方位推展之遠距醫療、御曲同工全人整合照護溝通協作平台,及護理資訊化發展-AI生成護理技術應用等。接續由本院教學研究部張人尹主任、藥學部林佩津主任、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李怡諄法官,針對AI科技在醫療寫作技巧應用上之注意事項,用藥安全及醫療個資隱私保護做出講述。壓軸則邀請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黃元冠檢察長,以「從法律經濟學談誠信價值與司法成本」之觀點,講述著重誠信的價值,能抑制倫理失序行為、提升組織聲譽,亦減低司法部門投入資源辦案的社會成本,進而促進工作權或機關發展,是建構健康和諧社會的基石。

高榮陽光醫廉營 傳遞基礎醫學知識 展現機構崇廉文化

7月2日則由臺灣透明組織協會理事長、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葉一璋教授,對近來法務部致力推廣機關實踐行政透明措施之「透明晶質獎」做簡介,在機構首長持續支持下,有效提升行政透明、機先辨識廉政風險、強化風險防治機制與導入廉能創新作為,亦引領接下來的參訪課程。

高榮陽光醫廉營 傳遞基礎醫學知識 展現機構崇廉文化

本院於112年參與法務部主辦之第1屆「透明晶質獎」,並獲「創新廉能措施」類優選機關。相關服務與業務不僅分科專業,亦有廉能創新及擴散特性。學生實際參訪院內之智慧病房、智能取藥櫃給藥系統、智慧醫療暨遠距醫療照護中心、研創中心(3D列印技術)、檢健中心(健檢報告影音化),及達文西手術系統等,廉政元素融入醫事學習課程,讓學員實際走訪、體驗上開內容,能突破固有模式,增加亮點,加深印象。

最後,則由中油煉製事業部政風室楊婉怡經理,從《小海龜的逆襲》海洋廉政繪本出發,透過故事引導思考如何面對垃圾危機、政策失誤和執法不公的麻煩事!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認識海洋保育、廉政觀念,透過繪本導讀、圖利案例分享、互動遊戲破解生活中的「潛規則」,發揚誠信觀念。

高雄榮總迄今已邁向第35個年頭,一路走來秉持著「高質服務、雄心創新、榮耀生命、總歸愛心」的核心價值,造就高榮成為高屏地區唯一的公立醫學中心,透過本次營隊,能培育學生之法治觀念及醫學知識,使其在興趣與學群探索的過程,激發創意、深植誠信觀念,寓學習於娛樂,並型塑良好的機構廉政文化,進而提高民眾對醫院的良好觀感及醫院品牌形象,達行銷高榮,吸引人才之目的。(圖/記者王雯玲翻攝)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