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骨齡能預知身高? 醫:可以但有誤差 – 自由健康網

by 健康編輯
0 comment


醫師表示,照骨齡可以預測孩子的身高,但並非鐵口直斷,通常會有5-7公分的誤差範圍;示意圖。(圖取自pexels)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暑假到了,很多家長會帶孩子照骨齡,除了想要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進度以外,更想知道孩子大概會多高。美迪大直婦產科診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陳奕成表示,臨床上會參考統計資料,只要用孩子目前的身高,乘上對應的「成長百分比」,就能簡單算出預期的成年身高範圍,不過這並非鐵口直斷,通常會有5-7公分的誤差範圍。

陳奕成在臉書專頁「兒童內分泌 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發文說明,骨齡檢查代表的是孩子的發育程度,有些孩子10歲,但骨齡檢查發現手掌骨有12歲的成熟度,就會說小朋友發育太快;相對的,也有些孩子一樣是10歲,但骨齡檢查發現手掌骨只有8歲的成熟度,就會認為小朋友的發育有遲緩的現象。

陳奕成指出,孩子長高主要靠的是骨頭末端的「生長板」。但是生長板會隨著發育的進展逐漸關閉,生長板一旦關閉,就代表身高不會再顯著增加,也代表孩子的成長已經接近尾聲。因此骨齡檢查結果越成熟→生長板越接近關閉→孩子長高的時間就越少;骨齡檢查結果越年輕→生長板越還不會關閉→剩餘成長空間越多。

陳奕成舉例,假設一個10歲的男孩,骨齡檢查結果是9歲,上面提到的資料告訴我們:9歲骨齡的男孩還有25%身高可以生長,如果他現在身高量起來有140公分,代表將來有機會長到約186公分(140÷ 0.75=186)。

陳奕成說,根據過往的經驗來看,預測值和實際成人身高,通常還是有5-7公分的誤差範圍。尤其像是某些特殊成長情況的孩子,比如之前提到很多的SGA(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寶寶,骨齡的預測結果可能就有更大的誤差。因此他通常會結合孩子的整體狀況,包括成長曲線、父母身高、內分泌功能等,一起做出更完整的評估和判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