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健康文獻 網路分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巫康熙表示,如嚴重貧血到蒼白、走路會喘;出現不明原因的瘀青;白血球異常會引起發燒,有以上一個症狀就要懷疑有血癌,建議要抽血進一步的檢查;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日資深藝人「荒謬大師」沈玉琳住院引起各界關注,昨(6日)在官方粉專證實罹患血癌。對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巫康熙表示,他看了血癌20多年,認為血癌是很難了解的一個疾病,如果「嚴重貧血到蒼白、走路會喘」、「出現不明原因的瘀青」、「白血球異常會引起發燒」,3症狀中,出現其中1個症狀就要懷疑有血癌,建議要抽血進一步的檢查。

巫康熙在臉書專頁「巫康熙醫師」發文說明,血癌是由「骨髓」長出來的癌症,骨髓製造各種血球,當癌細胞佔據了骨髓就會影響血球的製造,如紅血球低下造成貧血,早期貧血沒有症狀,但嚴重貧血會蒼白,走路會喘;血小板低下不明原因的瘀青;白血球異常會引起發燒。雖然不是所有的癌症抽血就能檢查出來,但血癌通常抽血會有異常。

巫康熙指出,血癌通常分很多種,每一種的治療方式都不同,現在是基因的年代,因此血癌的基因檢查非常重要,有些血癌有標靶藥,有些一定要骨髓移植,才有比較高的治癒率。大人的血癌和兒童的血癌,雖然分類差不多,治癒率差很多,兒童血癌的治癒率比成人好。

巫康熙提到,即使不是每種血癌都要接受骨髓移植,但一定要把骨髓移植當作治療血癌的重要治療,當有不好治療的基因,治療反應不佳的時候,就要考慮做骨髓移植。

巫康熙說,骨髓移植又稱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大多用周邊造血幹細胞,造血幹細胞的取得如捐血一般,通常只有打針造成疼痛,不會有長期的副作用。骨髓移植需要配對,但近年來半吻合移植技術的進步,大大的克服配對問題。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圓禿治療前:稀疏的頭皮只有數根細短毛髮(左圖);接受4次類固醇局部注射後,肉眼可見許多黑髮新生(右圖)。(照片提供/江紀萱)

文/江紀萱

最近診所不約而同來了幾位年輕男女,主訴皆為頭皮出現大小不一的掉髮現象。皮膚鏡檢查發現頭皮髮根處有明顯的驚嘆號標誌及斷髮,這是圓禿很典型的表現。

其中有1位年紀較輕的患者,一開始先採用塗抹頭皮藥水的方式,經過3週的塗抹,毛髮生長狀態仍不理想,甚至覺得越掉越光。與家屬溝通討論後,決定採用頭皮局部注射類固醇的方式,以抑制免疫細胞活性,減少毛囊被攻擊的比例,每2-3週注射1次,經過4次的注射,本來光禿禿的鬼剃頭區塊已經長出不少小細毛,病患也相當振奮。

免疫細胞錯亂 造成毛髮脫落

圓禿(Alopecia areata)俗稱鬼剃頭,是1種免疫細胞錯亂,誤把毛囊當成敵人攻擊,造成毛髮脫落的1種疾病。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與免疫系統異常(例如紅斑性狼瘡、甲狀腺問題)有關聯,絕大部分都是不明原因,可能與壓力過大、作息混亂等有關係。

治療可以分為局部藥膏塗抹、頭皮注射類固醇、或是系統性治療(口服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而嚴重到整頭掉光,也可以住院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脈衝治療。

類固醇注射雖為標準治療,但類固醇的濃度與注射深度若拿捏不當,也可能造成皮膚變薄、微血管增生的副作用,故仍建議尋求皮膚專科醫師的診治,以達最佳治療效果。

(作者為江紀萱皮膚科診所院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青少年體味出現的年齡,女孩通常為8至13歲,男孩則是約為9至14歲;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隨著天氣悶熱、汗水增加,不少家長近日帶著孩子前往診間,疑惑詢問:「我們家孩子怎麼身上有股怪味?」、「洗完澡沒多久就有臭味飄出,是不是沒洗乾淨?」對此,美迪大直婦產科診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陳奕成在臉書專頁「兒童內分泌 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發文提醒,這並非衛生習慣出了問題,而很可能是青春期即將來臨的自然現象。

根據陳奕成觀察,進入青春期後,人體性荷爾蒙開始分泌,會刺激名為「頂漿腺」的汗腺開始活躍,這些汗腺多分布於腋下、腹股溝、胸部及私密部位。雖然這類汗液本身並無異味,但與皮膚表面的細菌接觸後,便會產生俗稱的「大人味」。

美迪大直婦產科診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陳奕成指出,進入青春期後,「頂漿腺」的汗腺開始活躍;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這類體味出現的年齡,通常為女孩8至13歲,男孩則約為9至14歲。不過若家族中父母體味明顯,孩子出現「大人味」的時間也可能更早、更強烈。陳奕成強調,體味不是疾病,卻可能成為孩子的心理負擔。為此,專家提供四大實用建議,幫助孩子健康又自在地度過成長階段:

1. 注重清潔習慣:建議每天洗澡,尤其加強腋下與私密部位清潔,使用溫和或含抗菌成分的沐浴產品,並徹底擦乾身體皺摺處,減少細菌滋生。

2. 勤換衣物:內衣與貼身衣物須每日更換,運動後也應即刻換洗。選擇透氣、吸汗的棉質衣物,有助降低悶熱與異味產生。

3. 清淡飲食:避免過多食用如大蒜、洋蔥、咖哩、紅肉與海鮮等味道較重的食物,也應減少含咖啡因飲品攝取。建議多喝水、多攝取蔬果,維持營養均衡。

4. 輔助用品使用:若調整生活習慣仍無法改善,可考慮適度使用兒童專用的除臭劑與止汗劑。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小朋友適當使用這些產品,整體是安全且有效的。不過初次使用應先測試是否有過敏反應。

陳奕成提醒,青春期體味是正常現象,無需過度擔心或羞辱孩子。家長若能協助孩子建立良好衛生習慣,並提供正向引導與適當工具,大多數情況下都能順利克服「大人味」帶來的尷尬與不便,幫助孩子自信邁向成長旅程。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彰濱秀傳藥學部教學副組長洪正憲指出,連日降雨很容易讓藥品受潮、變質,同時提醒民眾,良好的儲存習慣,才能確保你的用藥安全又有效;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連日大雨濕氣重到讓人整天都覺得黏答答的。彰濱秀傳藥學部教學副組長洪正憲在臉書專頁「藥師洪正憲-藥就趁憲在」發文指出,這樣的天氣,其實很容易讓藥品受潮、變質,並分享常見保存錯誤,同時提醒民眾,良好的儲存習慣,才能確保你的用藥安全又有效。

●藥罐中的棉花和乾燥劑開封後要拿出來嗎?

洪正憲表示,藥瓶中的棉花和乾燥劑,其主要功能是在藥品尚未開封前,防止碰撞和吸收濕氣的。但記得,一旦開瓶後,就應該立即移除,否則可能會導致藥品受潮或者因手部接觸而產生二次污染。

●藥品開封後可以放多久?

洪正憲說,瓶子上的保存期限是「未開封」的有效期限。藥品或保健食品一旦開封後,最好在半年內使用完,以防變質。

●大罐藥品怎麼辦?

如果有大瓶的藥品,洪正憲建議分裝成小包裝。這樣可以避免和空氣的過多接觸,減少藥品受潮的風險。

●藥品可以放冰箱比較不會壞嗎?

洪正憲說,除非藥品或保健食品有特別標示,不然請不要放在冰箱存放。多數藥品只須放在室溫下乾燥、陰涼及避光處保存即可。放冰箱反而更容易受潮或變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新研究指出,原被視為「健康替代品」的人工甜味劑,可能比含糖飲料更容易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1項由澳洲與荷蘭研究團隊共同進行的新研究指出,原被視為「健康替代品」的人工甜味劑,可能比含糖飲料更容易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研究顯示,每天僅喝1罐以人工甜味劑調味的汽水,長期下來竟會導致糖尿病風險上升38%,高於含糖飲料所增加的23%。

根據國際醫學期刊《Diabetes &Metabolism》,該研究分析了3萬6,608名澳洲成年人(年齡介於40至69歲)平均長達14年的飲食與健康資料。結果顯示,不論是含糖飲料或人工甜味飲品,只要每日攝取1罐以上,皆與第2型糖尿病風險上升有明顯關聯。

蒙納許大學營養學家卡布泰默(Robel HussenKabthymer)指出,「每天飲用1罐或以上這類飲品,無論是含糖或使用人工甜味劑,都與糖尿病風險顯著上升有關。」更令人意外的是,當研究人員將參與者的體重因素納入分析後,含糖飲料與糖尿病間的關聯性消失,顯示過重可能是主因;然而,人工甜味劑與糖尿病之間的聯繫則依然存在。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家德庫爾頓(Barborade Courten)表示,「人工甜味劑經常被推薦給糖尿病高風險人群作為較健康的選擇,但我們的研究顯示,它們可能潛藏自身的健康風險。」研究推測,某些人工甜味劑可能會擾亂血糖調控或破壞腸道菌群,進而導致葡萄糖耐受性下降,即使在沒有體重增加的情況下,仍會提高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

目前全球各地使用的人工甜味劑種類不一,飲食文化也各異,研究團隊呼籲應在更多國家進行調查,以累積廣泛證據。近期其他研究也已指出人工甜味劑與腦部損傷、心臟疾病等問題可能存在聯繫。德庫爾頓最後強調,「我們支持對含糖飲料課稅等政策,但研究也強調應更全面看待所有非營養性飲料,包括那些看似無害的『無糖』飲品。」

延伸閱讀

看更多CTWANT報導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為持續推動新南向政策與智慧醫療國際交流,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於2025年7月19日(六)在馬來西亞檳城舉辦「健康講座暨AI智慧醫院研討會」,展示台灣在AI醫療、智慧病房與臨床應用等領域的最新成果,並深化與馬國醫療體系的合作關係。

此行是由長庚醫院行政中心副總執行長蘇輝成與國際醫療中心主席馮思中率團,邀請衛福部駐馬國代表吳玲瑩簡任秘書蒞臨,並攜手大同醫護、優必達、典新智醫、英華達、雲象科技、戴克智慧、醫揚科技等台灣優質醫療科技業者共同參與。

研討會聚焦智慧醫療系統建置、AI輔助診斷、遠距平台、智慧病房管理與醫療影像分析等主題,透過實例分享展現台灣醫療科技的整合能力與出口潛力

健康講座由馮思中主席介紹台灣高階醫療服務,並就泌尿健康議題與現場民眾互動交流,反應熱烈。

隨團參與的台灣廠商皆具備高度專業與國際競爭力,展現出智慧醫療輸出實力。大同醫護提供整合血液透析、護理資訊與FHIR平台的醫院資訊系統,協助醫療數位轉型;優必達專攻AI影像分析,提升診斷效率與準確性;典新智醫擁有台馬智慧病房與IOT整合經驗,提供客製化建置方案;英華達開發可攜式裝置與穿戴設備,強化健康監測與社區照護;雲象科技專注醫療影像AI,提升診斷品質;戴克智慧以輕量化邊緣AI革新可攜式超音波應用,打造即時且便捷的影像解決方案;醫揚科技則為多家智慧醫院提供專業醫療級電腦與設備。

蘇輝成副總執行長表示,這些廠商具備模組化解決方案、國際認證與實戰經驗,體現台灣醫療科技在全球市場的實力與潛力,以及擁有完整的智慧醫療發展經驗。此行目的即在分享台灣的成功經驗,建立雙邊合作模式,促進雙方醫療品質同步提升。

本次活動亦吸引馬來西亞多家醫療機構與產業代表出席,為台灣醫療科技在東南亞市場奠定更深厚基礎。蘇輝成副總執行長表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將持續攜手國內業者,共同提升台灣智慧醫療的國際能見度,為亞太地區民眾帶來更先進與可及的健康服務。


圖/長庚醫院於馬來西亞舉辦健康講座暨AI智慧醫院研討會。右2為林口長庚國際醫療中心馮思中主席、右1為衛福部駐馬來西亞代表吳玲瑩簡任秘書。(長庚醫院提供)


圖/多家台灣優質醫療科技廠商在研討會場設攤,介紹台灣先進的醫療科技產品。(長庚醫院提供)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營養師林俐岑表示,據國外臨床研究佐證指出,喝蘋果醋有助穩定餐後血糖,但其實蘋果醋還有促進新陳代謝、穩三高、助鈣吸收等作用;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果醋被不少人認定是健康飲料,認為有助消化、減重,而且味道酸甜清新,適口性佳。營養師林俐岑於臉專頁「林俐岑營養師的小天地」發文表示,據國外臨床研究佐證指出,喝蘋果醋有助穩定餐後血糖。但其實蘋果醋的好處並不僅止於此,它還有促進新陳代謝、刺激食慾、穩定三高、消除疲勞等作用,尤其於料理中添加可促進鈣質釋出,有助吸收。

料理加醋有助釋出鈣質增吸收

林俐岑說,之前大家流行餐前喝蘋果醋,可以穩定餐後血糖。國外臨床研究也有許多文獻佐證,甚至有些人做CGM連續血糖監測,大多均有一致性的結果。但蘋果醋不單單只是輔助調節血糖而已,它還具有以下5大健康益處:

促進新陳代謝:未過濾且保留醋酸母菌的生蘋果醋,能夠幫助新陳代謝。

刺激食慾:帶酸味的蘋果醋,可以刺激唾液分泌。

促鈣吸收:料理中加些醋,可促進鈣質釋出,有助吸收。

穩定三高:提高胰島素敏感度,相對穩定血糖;幫助調節血壓、保養血管。

消除疲勞:促進有氧代謝,可減少乳酸堆積。

營養師林俐岑指出,蘋果醋可消除疲勞等作用,尤其蘋果生醋保留了醋酸母菌活性,可刺激腸道蠕動助排便;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蘋果生醋保留醋酸母菌促進代謝

林俐岑也曾於臉書專頁發文介紹,蘋果醋主要是選用新鮮蘋果,於溫控的環境下,加入醋酸母菌發酵釀造而成。製程中若未經過濾、無加熱步驟的蘋果醋,可以稱為蘋果生醋,也保留了醋酸母菌的活性及營養,能夠幫助新陳代謝、刺激腸道蠕動,有助排便。

此外,林俐岑說,蘋果醋因含有豐富有機酸及礦物質,在身體代謝後為鹼性物質,所以蘋果醋是一種很不錯的鹼性食品;至於能否影響血液的酸鹼值來調整酸鹼體質,這就有些過度神化。但是蘋果醋確實對身體有很良好的正面影響,和市售含糖飲料相比,更是屬於健康飲品。

林俐岑強調,雖然蘋果醋好處多,但想要穩定血糖也不是單靠喝蘋果醋即可,必須搭配飲食、生活作息的調整以及運動,才是控制血糖的重要因素。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 宋祥霖/高雄 報導】高雄市近日因西南氣流導致山區連續豪大雨不斷,台20線南橫路段多處坍方與便橋封閉,多處山區部落交通受阻,其中桃源區北三里(復興、拉芙蘭及梅山)部落成孤島,在地桃源區衛生所邱孟肇所長心繫部落民眾健康,連日來除先掌握慢性病患用藥、視訊看診,今(2)見雨勢未歇道路仍未搶通,決定背起藥箱親自跋山涉水進駐醫療,原本半小時路程改走山到耗費兩個多小時才抵達,讓等候醫療民眾感動不已。

邱孟肇所長今天是在衛生所及區公所同仁與布農族勇士同行下,背負三大箱藥品,以步行接力方式往北三里前進,由於山區豪大雨不斷,沿途道路坍塌嚴重,歷經濕滑山徑與惡劣地形阻隔,僅能以背負方式通行,途中亦獲公路總局工務段協助,全程以步行接力方式完成任務,同行人員即使雨淋泥濘也持續挺進,一到北三里部落一抵達隨即拿出聽診器,照護部落民眾健康,收到當地民眾歡迎感佩。

衛生局表示,因應豪大雨可能影響,為避免慢性病患中斷服藥,衛生所日前先聯繫在地里長協助廣播,掌握近期需回診領慢性病藥物或不舒服民眾,邱孟肇所長透過視訊看診並掌握民眾原領取慢性處方簽藥物,再由衛生所同仁親自至六龜區健保藥局協助領取藥品帶上山,統計已看診需協助送藥部落民眾有復興里3位、拉芙蘭里5位病患,但因連日雨勢未停歇,道路尚未搶通,所長心繫部落患者,毅然決定背起藥箱,親自進入桃源區北三里部落。

衛生局表示,邱孟肇所長曾獲醫療奉獻獎,在桃源區擔任主任兼醫師已超過20多年,常年駐守高雄市最偏遠的山區,說著布農族語、理解族人生活,用專業與信念陪伴部落度過每一次的風雨,從視訊問診到行動醫療、再到挺進部落駐點服務,多年來以這樣的模式落實偏遠醫療,確保醫療不中斷,即便風雨難測,衛生所醫療團隊以行動守護在地居民健康,展現醫療韌性與在地責任感。(圖:記者宋祥霖翻攝)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西園醫院婦產科醫師邱筱宸表示,身體代謝糖的方式,比我們以為的更複雜,依世衛組織建議,1天添加糖的攝取量,最好勿超過總熱量的5%;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年來大家越來越注重減糖飲食,但在無法避免攝取糖份的情況下,究竟哪種糖更能吃得安心?西園醫院婦產科醫師邱筱宸表示,再天然的糖,也不能忽略「吃進去多少」這件事。且引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天添加糖的攝取量,最好勿超過總熱量的5%,大約是一天6茶匙(約25公克)左右,很多飲料、點心一下子就超標。因此,與其焦慮到底哪種糖比較好,建議不如試著慢慢減少非必要的糖,才是讓身體健康輕鬆的好方法。

4種糖類熱量、來源比一比

邱筱宸臉書專頁「邱筱宸 醫師」發文指出,常有人問:「蜂蜜是天然的,應該沒問題吧?」「黑糖比白糖健康一點?水果的糖是否比較沒負擔?」一般人可能以為看起來不那麼精緻、或是來自天然的糖,似乎比較無負擔,但其實身體代謝糖的方式,比我們以為的更複雜些。以下並解析4種常見糖類成分、熱量或來源,以及對身體的影響,有助了解選擇優劣:

蔗糖(Sucrose):這是最常見的精製糖,蔗糖是一般白砂糖的主成分,屬於雙醣,吃進去很快會被分解成葡萄糖與果糖,導致血糖迅速上升。每克有4大卡熱量,若攝取過多易導致肥胖、第二型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果糖(Fructose):果糖甜,但不見得更好。果糖存在於水果中,也常被提煉成高果糖糖漿,用在許多加工食品和飲料裡。它雖然不會直接刺激胰島素分泌,但在肝臟代謝,攝取太多會造成肝脂肪堆積,長期下來對代謝一樣不友善。順帶一提,水果裡的果糖因為和纖維一起吃進去,對身體影響和加工果糖差很多,所以別把天然水果的糖,跟加工糖混為一談。

黑糖(Brown Sugar):通常大家以為營養,黑糖確實保留一些微礦物質,如鉀、鈣、鐵等,但含量不高,主要成分還是蔗糖,熱量幾乎一樣,吃多血糖還是會上升。如果想靠吃黑糖補鐵,可能遠超過健康建議量,反而得不償失。

蜂蜜:蜂蜜來自大自然,是不少人認為的「健康糖」,但其實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果糖與葡萄糖,熱量不低,一湯匙就約有60大卡。雖然它含有一些植化素與抗氧化物,但這些成分的保健效果,得看整體攝取量與頻率。因此,天然來源也要注意用量。

邱筱宸說,其實不管是哪種糖,重點都不是它的名字或來源,而是吃了多少。日常生活中挑選無糖茶、減糖版本的飲品、自製少糖甜點,都是讓身體比較輕鬆的做法。甜,並不是錯;但如果吃得太多、太頻繁,身體真的會默默吃不消。讓味蕾習慣清爽自然的味道,也是一種照顧自己的方式。

西園醫院婦產科醫師邱筱宸表示,蜂蜜是不少人認為的健康糖,但其實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果糖與葡萄糖,熱量不低,因此,天然來源也要注意用量;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股骨頭壞死不是老化,台中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劉廷瑜表示,儘早就醫治療為上策;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股骨頭壞死不是老化!台中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劉廷瑜表示,是沉默的骨骼危機,若有長期的髖關節疼痛不適、活動受限,應及早就醫檢查。

劉廷瑜說,一名經營小吃店的黃先生,平時作息正常、無酗酒等習慣,卻在去(2024)年出現雙側髖關節疼痛與跛行現象,不只行走困難,連工作也受到影響。經至光田醫院檢查後,最終確診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

髖關節置換術 2週可恢復工作

黃先生曾嘗試以減壓手術減緩病情惡化,但情況仍未好轉,最終決定接受正前方開髖關節置換術(Direct Anterior Approach,簡稱 DAA)治療。目前右側髖關節已順利完成手術,且手術當天傍晚即可自行下床行走、約兩週即恢復正常工作,恢復情況優於預期,也明顯改善跛行問題,反觀尚未開刀的左腳,仍有疼痛、無法搬重物的困擾,也讓他明顯感受到手術前後的差異。

劉廷瑜表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ONFH)是一種因股骨頭血液循環受阻,導致股骨頭細胞逐漸壞死的髖關節疾病。典型症狀包括髖部疼痛、跛行,嚴重者甚至無法行走。多發於30至50歲男性,高風險因子包括長期酗酒、使用類固醇或髖關節曾創傷者。但根據臨床統計,有近半數患者仍找不到明確病因,如該名個案本身無酗酒或類固醇病史,卻仍罹患此病,且於初期更容易誤認為單純老化,錯失治療黃金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