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 )隸屬於國科會之財團法人機構–國家實驗研究院之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STPI)。自2003年開始打造『市場 + 策略 + 專利』之知識創新服務網站,提供產業最新動態與專業觀點。
iKnow簡介影片觀賞:https://youtu.be/CRL3XfNcXSs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科技產業資訊室 2003-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106-36 和平東路二段106號14樓(科技大樓14樓)/ TEL: (02)2737-7660 / FAX: (02)2737-7838 / Email:stmember@narlabs.org.tw
瀏覽器建議最佳解析度1024×768以上 │ Visitors:
20728623
Since 2012/03/10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花蓮報導
為強化基層醫療機構在戰時與災時的緊急應變能力,花蓮縣衛生局統籌所屬衛生所民防醫療中隊,今年分三梯次完成民防訓練。此次創新訓練結合「急救站實作演練」及「協調中心運作」,成功串連花蓮13鄉鎮的基層醫療網絡,深化在地災害應變能量,並完成整體災難醫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展現花蓮在全國的領先作為。
花蓮縣衛生局朱家祥局長表示,花蓮地處災害易發區,且與外縣市距離遙遠,無論是地震、風災或突發大型事故,醫療體系自救應變與持續運作格外關鍵。過去7年衛生局系統性建立花蓮DMAT隊伍與分級應變機制,也在各項大型災害中發揮及時搶救生命的功能。今年更配合中央「韌性國家」政策,將民防醫療中隊人力與急救站運作結合,13鄉鎮市衛生所共有182名參訓,其中包含26名主管參訓參與率100%。課程較過往增加外傷與燒燙傷處置、止血、呼吸道維持、通訊設備運用等分組操作課程,運用小班制、手把手、實際操作教學方式加強學員印象。訓練前後以問卷方式調查學員對課程的了解與吸收,結果顯示:主管領導力提升36.3%,學員整體專業認知率提升17.6%,成效相當顯著。
朱局長指出,在花蓮各衛生所平日為地方重要的醫療、公衛據點,提供民眾預防保健和醫療;在戰時、災時則轉換為「急救站」功能,為民眾提供基礎救護、檢傷、初步醫療處置與後送。
「平時轉戰時」的功能,需要仰賴扎實的訓練。今年民防訓練更為貼近實務,除涵蓋止血與外傷、休克快速評估處置等內容,也第一次將「協調中心」這項課程納入民防訓練。「協調中心」是特搜隊在大型搜救中常見的功能編制,用意在收集災害現場資訊與需求,並且協調各方資源有效進駐,能夠在壓力下做出快速決策與協調,是學員口中「燒腦」的訓練,考驗溝通、思考與團隊分工運作能力。所有訓練都透過分組情境模擬方式,讓參訓學員實際演練,並做課後分組討論。
AI科技發展下,數據及數位科技驅動的健康革命已經到來,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指出,AI可以運用在診斷、治療、預後、預防等醫療照顧,但目前面臨數據壁壘、法規未與時俱進、產業零散、人才斷層4大困境,呼籲從修法做起,建議成立「數位健康署」,強化醫療創新。
2025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今起接連三天舉行,聚焦AI與生醫產業結合議題。今下午第三場會議由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主持,邀請台大醫學院院長、BTC委員吳明賢,與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以「打造台灣生醫創新與永續生態系的挑戰與機會」、健康台灣政策發表演講。
吳明賢指出,台灣於生醫創新擁有核心優勢,分別為醫療軟實力、科技硬實力、完整健保資料庫、樞紐位置及語言優勢。但仍有四大困境,首先是「數據壁壘」,因院際資計系統標準不一,健保資料與臨床真實世界數據串聯困難,形成數據孤島,阻礙深度研發;其次是「法規窒礙」,現行法規對數據二次利用規範保守且定義模糊,未能與時俱進,如個資法等。
以法規來說,吳明賢指出,以美國與台灣為例,美國法律是「規定不能做的不能做、沒規定的都可以」,我國則是「規定可以才能執行」,出於防避心態,對於「創新」沒有幫助,因此,法律應該與時俱進。
第三是「產業零散」,廠商多專注於單點技術或硬體代工,缺乏系統整合與國際市場拓展能力,難以形成台灣品牌的整體解決方案;第四「人才斷層」,臨床醫學與資通訊科技領域間存有巨大鴻溝,極度缺乏能轉譯雙邊需求的橋樑型、跨領域高階人才。
吳明賢建議成立數位健康署,透過專門機關才可能推動改革策略,包括應完備法治基礎,研修「全民健康保險法」、增訂「健康數據公益應用與產業促進專章」,釋放公益應用價值。
接著,推動次世代醫療資訊基盤,打破樹問壁壘,這點衛福部資訊處已著手進行,確立FHIR為我國醫療資訊交換的唯一國家標準。吳明賢說,應將FHIR導入進程納入醫院評鑑、健保給付指標,並成立醫療資訊系統轉型補助基金,輔導院所導入雲端化資訊系統。
最後,建立可信賴的資料運用框架,研修「個人資料保護法」、研議制定「生醫數據應用管理條例」,明確界定「假名化」的法律地位,並引入資料信託法律概念,同時應由行政院層級主導,成立「國家健康數據局」扮演資料銀行角色,建構隱私強化技術基盤。
吳明賢說,台灣生醫科技產業技術領先固然重要,但制度與法規革新才是決定國家競爭力根本,健全健保治理、統一資訊基盤、建立數據信託缺一不可。法規完備、數據暢流、創新活絡的生醫科技生態系,不僅守護台灣民眾健康,更有機會成為經濟持續成長的第二座護國神山。
1966年8月26日,台北市衛生局在松山區、建成區上空執行空中噴灑殺蟲劑的工作,以防止流行性腦炎擴散。空中噴灑殺蟲劑由兩架PT-17式雙座教練機執行,這兩架飛機在當日上午曾一度起飛,但因風力大強,不適宜進行噴酒工作,隨即返回地面。噴灑工作於下午風力減低後繼續進行,兩架飛機的飛行高度約200公尺至250公尺,至晚上6時完成任務。
共 0 則留言
前進烏克蘭義診與醫療援助不落人後!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以下簡稱:台北仁濟院)捐贈兩台手持無線超音波機予北美台灣人醫師協會,支持該協會發起的「烏克蘭海外醫療援助計畫」,此行動為因戰火而醫療資源匱乏的烏克蘭民眾盡一份心力。並於2025年8月24日醫療義診團啟程前,於桃園中正國際機場舉行捐贈儀式。
烏克蘭有全球受苦中的難民,而「烏克蘭海外醫療援助計畫」希望透過民間人道義診與醫療援助活動,實際傳達來自台灣的正能量。此計畫是由北美台灣人醫師協會(NATMA)發起,號召來自美國及台灣的10位專業醫師與醫療志工,由紐澤西外科專科醫師蔡榮聰醫師率領,於2025年8月25日啟程前往烏克蘭至9月4日,展開第二次烏克蘭義診與參訪行動。
台北仁濟院此次捐贈的兩台手持無線超音波機(型號LU800L與LU800C),將成為義診過程的重要工具,分別可用於肌腱、乳房與腹部檢查,特別適合醫療條件不足的環境,協助醫師進行快速、準確的診斷。
台北仁濟院暨附設仁濟醫院總院長林水龍表示:「台灣曾在國際社會獲得許多支持,如今我們也希望將這份愛心與專業傳遞出去。透過這次行動,不僅能在第一線幫助烏克蘭民眾,更展現台灣守護民主與人道價值的決心。」
北美台灣人醫師協會盧道揚醫師指出,烏俄戰爭已導致上百萬烏克蘭民眾流離失所,原來的醫療衛生基礎建設已不足以庇護民眾健康,亟需國際友人們伸出援手。本次行動除醫師自行負擔機票外,尚需籌募約新台幣300萬元的行政與當地活動經費,期盼更多社會各界善心人士與企業加入,透過經費或器材贊助,一同為烏克蘭人民帶來醫療希望。
林水龍總院長表示,此次捐助不僅是一次性的醫療支援,更是一份對國際人道的長期承諾。台北仁濟院將持續推動公益與醫療援助,善盡台灣民間力量,為全球弱勢族群爭取健康與尊嚴。
林水龍總院長曾因推動台灣國際醫療功績卓著而獲得新北市第一屆醫療公益獎—特殊奉獻獎,以及生策會SNQ銅獎。如今擔任以公益慈善活動廣受民眾肯定的台北仁濟院總院長,秉持仁濟院一貫的善心義舉精神,並結合其國際醫療專業,期盼此舉帶動更多企業和團體響應。
仁濟院長期關懷弱勢族群健康,113年起,全台首創「高危險群婦女乳房磁振造影(MRI)篩檢補助計畫」,每年補助百名具乳癌高風險因子的婦女接受MRI檢查,藉以提早發現早期乳癌個案,提升治療成效,落實預防醫學理念,積極守護婦女健康與生命安全。
曼聯前鋒拉斯馬斯·霍倫德(Rasmas Hojlund)在三次體檢後,對維克多·博尼菲斯(Victor Bonifes)的焦慮再次集中精力集中在AC米蘭上。
Rossonary Marquei是中央前衛的市場,並準備為Hojlund達成協議。與 曼聯 貸款已經達到了購買替代方案,但是由於玩家釋放了這一步驟,合同被打破了。
霍伊倫德(Hojlund)希望成為一個長期項目的面貌,並願意永久離開老特拉福德(Old Trafford),或者按照貸款協議,有義務明年夏天購買他。他不想回來 曼聯 一年
最初,它專注於米蘭,專注於各種目標 拜耳槓桿幣 前鋒維克多·博尼菲斯(Victor Bonifes)。與Hojlund達成的類似協議與Bundesliga團隊Serie的同意,最初是帶領前鋒帶著一條寬鬆的前鋒,替代購買了3000萬美元。
但是,轉移似乎是懷疑的,因為這三項醫學檢查還不足以同意完成這筆交易。
當與Leverkusen訂立合同時,各種可靠的消息來源強調,在不實際通過飛行顏色處理其處理的情況下,不能將Bonifes視為轉讓已完成的合同。
如此清楚地強調,已經表明米蘭被懷疑是邦菲斯的身體狀況,而且這些恐懼似乎已經很好地確立了。
Gazetta Delo Sport 現在據報導,米蘭在三項醫學後尚未能夠制定合同綠燈,第四次考試將於週六舉行。
博尼菲斯(Bonifes)曾多次看到他的職業生涯因受傷而犯下的職業生涯,尼日利亞人早些時候遭受了兩隻ACL的眼淚,這導致了問題。
當然,該協議可能仍可以完成,但是如果米蘭不受Bonifes治療結果的不間斷,他們需要專注於各種目標,並且可以使Hojlund重新焦點。
有人說這艘船已經航行了 在與UTD前鋒達成協議中取得快速進步的人這
在您的移動設備上查看新應用程序,以獲取足球傳輸線,轉移謠言和獨家新聞,直接到方便的地方。
足球傳輸應用程序可在Google Play和Apple App Store中獲得。在此處下載:
•應用商店
[天晴報媒體]記者劉曉光/花蓮報導
為協助癌症患者保留未來生育希望,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宣布自今年9月1日起開辦「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提供乳癌及血液癌患者凍卵凍精補助。花蓮縣衛生局則補足中央未涵蓋的部分疾病,於今年5月推出凍卵補助計畫,補助對象範圍較廣,可為花蓮民眾提供更完善的生育保存支持。請患者務必與醫療團隊充分討論癌症治療的急迫性、生育保存對治療程序的影響等因素;癌症治療不可拖延,唯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活出精彩的癌後人生。
花蓮縣衛生局朱家祥局長表示,衛生福利部補助方案重點聚焦於治療過程中對生育功能頗有影響之癌症類型,針對乳癌或血液癌個案,以中央補助優先辦理,確保這些高風險患者能獲得及時且充分的支援。
中央補助方案主要內容包括:
● 補助對象:罹患乳癌或血液癌,具我國國籍之18歲至40歲民眾。
● 補助金額:女性取卵療程每次補助上限7萬元,男性取精處置保存每次補助上限8千元。
● 補助次數:每人一生至多補助2次療程。
● 實施期間:自114年9月1日起開辦,預估將有600位癌友受惠。
花蓮縣衛生局於今年5月推出凍卵補助計畫,服務範圍較廣,除癌症患者外,更涵蓋多種可能影響生育功能的疾病類型,展現花蓮縣政府對民眾生育權益的全面關注。
● 補助對象:本人或配偶設籍花蓮縣6個月以上,45歲以下民眾。罹患自體免疫疾病、血液疾病、甲狀腺慢性疾病、良性卵巢疾病等。
● 補助金額:每案補助上限6萬元,限終身補助1次
● 申請期限:收件截止日至114年11月30日止,年度申請上限30名。
朱局長進一步說明,凍卵補助計畫的目的在於守護女性的生育選擇權,尤其是面臨疾病治療時可能喪失生育能力的婦女。生育不僅關乎女性個人權益,更影響未來家庭與社會的人口發展,中央與地方的補助方案各有其適用範圍,罹癌後是否選擇生育,涉及個人意願,可在接受癌症治療前預先保留生育能力,為未來生育做準備,但需與醫師充分討論,評估身體狀況及治療的急迫性後再決定。透過醫病共同把關,讓病友在搶救生命之餘,也有生育選擇權。
文╱編譯江昱蓁
DEVCOM生化中心於2025年3月14日簽署協議與首份JWS。據此,巴恩希爾將與DEVCOM生化中心的生物工程研究員李普莉西拉合作,為五角大廈研發器官模型以供各種化合物評估之用。
李普莉西拉負責研究生物列印細胞培養模型,用於研究免疫反應並研發各種用途的下一代生物材料。巴恩希爾也特別專注在眼部的相關研究,「我對角膜特別有興趣,以及如何製作角膜模型用於暴露於化學或傳染病的研究」。
受到家族有黃斑部病變史的影響,巴恩希爾也探索防止化學灼傷的3D列印隱形眼鏡的可能性。「我一直與一些同僚討論這個想法,也許能3D列印某種隱形眼鏡或其他可保護眼睛的東西」。
夏威夷大學伯恩斯醫學院院長舒梅克(Sam Shomaker)說,這項計畫可拯救全球身處前線的士兵與平民性命。透過將創新生物製造科技推廣至更多的偏遠地區,該院正協助美軍拓展任務至太平洋與全球。
CRADA第二階段的JWS則要發揮夏威夷大學在美國印太司令部地區的在地優勢,與前進製造研發能力。協議讓DEVCOM與夏威夷發展前進製造能力,以建立更廣泛的區域網路,而新網路能增加供應鏈韌性,推動國防創新,改善資訊共享與促進合作。
軍事新聞網站「下一代國防」指出,由於夏威夷大學鄰近印太司令部,故合作在夏威夷啟動,也讓該校成為區域國防創新的關鍵參與者。研究團隊計畫在印太地區的艱困環境部署生物列印與其他製造工具,以建立遠端、「短期出現」(pop up)式實驗室,按需求客製化醫療方案,讓遠離後勤支援中心的區域戰備得以強化。
此外,研究團隊也將探索如何讓前進製造技術提高區域供應鏈韌性與加速維修能力,進而為陸軍不斷擴大的科技工具包增添戰略優勢。第二階段也會驗證這種發散式製造模式的後勤、維持及裝備維修在戰場上的適應性,達到減少對傳統補給路線的依賴,縮短衝突或危機期間的維修時間之目的。
這項研究也為改善與區域同盟的作業互通性奠定基礎,而至也是維持美軍在印太地區戰略優勢的關鍵因素。更重要的是,研究不只增強美軍在印太地區的軍事戰備能力,也為人道主義、救災及民用醫療的軍民兩用創新奠定基礎。隨著威脅愈來愈複雜與擴散,靈活且以科技為動力的解方將成為維持作戰效能與穩定區域的關鍵。
這並非美軍首次進行3D列印與皮膚相關研究;早在2018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就研發可直接在皮膚上3D列印電路的科技,讓士兵在戰場也能簡單列印感測裝置、太陽能電池等裝備。
相較於傳統3D列印是使用高溫熱熔塑膠、金屬等材質,新技術使用銀薄片製成的特殊墨水,可在室溫下列印於人體上而不造成傷害。為避免人體在列印過程晃動,新的3D印表機擁有機器視覺,能根據人體晃動程度調整印刷位置與角度,這讓其即使在戰場也能即時列印電子器材。使用後可用鑷子將電路由身體上剝離,或直接以水清洗去除。
由於攜帶式的3D印表機僅400美元,卻能讓士兵帶著它趕赴戰場,並在有需要時列印各種裝備;此外,該項技術也能運用在皮膚病治療,讓其擁有多元應用的可能。
我們常稱看到對女兒沒有招架之力的父親為「女兒傻瓜」。但這其實不是一個族群,而是所有爸爸都是,只有顯性與隱性,或是程度之分。不信嗎?今天我們來介紹另一位女兒傻瓜——伽利略對
交通部觀光署為解決旅宿業缺工問題,編列10億元補助業者增聘房務與清潔人員,原估可帶動逾1萬6000人就業,實際卻僅增加2,617人。審計部決算報告指出…
共 0 則留言
2025.08.22 05:28 臺北時間
海外旅遊最怕突發重症或意外,一旦發生,還是希望能返台接受治療最安心。不過,旅平險中屬於海外急難救助、安排緊急醫療轉送或返台的部分,卻少有保險公司寫清楚運送方式,海外突發疾病的保障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保單有沒有明確涵蓋「醫療專機」這種高額的運送方式,而市場上僅有3家壽險公司註明醫療專機,且採「實物給付」,意即保戶花多少、賠多少,不怕花大錢。
旅平險已經成為出國旅遊的標配,尤其新冠疫情後,大家更重視旅平險中海外突發疾病的保障。除了海外突發疾病外,投保前更該注意的是「醫療專機」是否涵蓋在保障範圍內,且保單中最好能寫明是以醫療專機接送回台。
海外旅行最怕遇到突發疾病或意外,需要花費大筆資金返國治療。就有網友太太7月份到沖繩旅行,因腦出血自費醫療專機返台治療;也有網友分享多年前到日本旅行,因突然身體不適、最後拆掉航空公司8張座椅送回台治療,兩者都花超過台幣200萬元才搞定,而這些就屬於旅平險中海外急難救助的範圍。
所謂的海外急難救助當中包含電話、法律、醫療、重要文件遺失補辦諮詢服務,而最重要的就是醫療協助,包含安排緊急醫療轉送、或緊急醫療轉送回國等,花費昂貴,也是一般人最難負擔的大筆費用,因為一次醫療專機恐怕要價百萬元以上。
而「醫療專機」服務的費用高且定義複雜,轉送回國到底怎麼送?用定期航班拆掉座椅?還是真的出動醫療專機?產、壽險公司旅平險的保單條款寫得很模糊。
比較多公司保單條款上的寫法是「安排最適當的方式搭乘航空定期班機送返中華民國境內之合適醫院」、又或者是「安排適當的運送方式及必要醫護人員將其送返中華民國境內接受後續醫療。」僅有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國泰人壽3家公司的旅平險直接註明「醫療專機」,且理賠採實物給付方式,就是保戶花多少、保險公司賠多少。
禾亞保經業務副總陳俐縈就表示,醫療專機必須符合4項條件,包含有合法救助機構資格、實施運送服務人員資格及人數要有醫療專業、運送設備需獲得民航局認可、機上也要有緊急醫療配備等。
簡單來說,醫療專機就像空中加護病房一樣,費用相當昂貴,因此一趟可能上百萬,如果跨洲飛行更可能上千萬。
值得留意的是,醫療專機送回台太昂貴,保險公司也有設限,多數針對亞洲地區,若需要送回的地點在歐洲、美國,不在保障的範圍內,保戶需自行負擔費用。
更新時間|2025.08.22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雲林縣消防局聯合雲林縣衛生局及國立臺灣大學雲林分院,攜手推動創新急救醫療整合計畫「守護者聯盟:透過韌性數位醫療模式為偏鄉醫療賦能(Guardian Alliance: Empowering Rural Healthcare Through Resilient eHealth Emergency Systems)」,榮獲有「資通訊界奧斯卡獎」之稱的 WITSA 全球資通訊科技卓越獎(WITSA Global ICT Excellence Awards) 中的 創新 e 醫療應用獎(Innovative eHealth Award)首獎,代表台灣在智慧醫療與公共安全領域拿下國際級殊榮。
本獎項由中華民國資訊軟體服務商業同業公會(TISSA)與世界創新科技與服務聯盟(WITSA, World Innovation,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Alliance)共同主辦,8月19至20日在台北喜來登大飯店舉行首屆「2025 WITSA全球AI高峰會」,並於頒獎晚宴上揭曉年度全球資訊科技應用傑出貢獻獎。
雲林縣府指出,2025年共有來自21個國家、130個隊伍參賽,競爭激烈。雲林縣所推動的「守護者聯盟」計畫脫穎而出,成功贏得全球評審青睞,奪下創新e醫療應用獎首獎,不僅是「雲林經驗」的國際肯定,更是該獎項自設立以來,首次由非六都的地方政府機關獲得此項殊榮。
縣府表示,「守護者聯盟」計畫以5G、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技術為基礎,建構出一套跨部門協作的韌性急救系統,透過遠距醫療技術,即時連線醫療院所,並結合微波通訊、數位無線電與5G智慧救護車,系統可即時執行院前超音波與心電圖檢查,大幅提升判斷準確性與應變效率。此一整合系統不僅有效縮短急救反應時間、提升到院前救護成功率,更強化消防與醫療單位間的資訊整合與協同運作能力,展現地方政府於智慧治理與醫療創新上的卓越實踐。
雲林縣消防局表示,「守護者聯盟」目前已在全縣全面推行,推動成效卓著並持續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涵蓋「健康與福祉」、「永續城市」、「氣候行動」及「全球夥伴關係」等指標,該計畫具體展現科技如何讓每一位民眾都能享有更安全、快速與公平的醫療照護。
縣府表示,本次獲獎不僅彰顯雲林縣在醫療品質提升與數位治理上的前瞻視野,也突顯台灣在全球智慧醫療應用領域的創新實力與國際影響力,未來將持續整合公私部門資源,深化科技應用,為縣民打造健康、永續、樂活的智慧城市典範。
記者呂泓陞/綜合報導
鴻海科技集團與諾貝爾視光科技於台北凱薩大飯店舉行「未來之眼:AI科技引領視覺醫療革命」合作簽約記者會,雙方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在 AI 眼底影像分析、近眼顯示技術(NED)、AR智慧穿戴裝置及跨領域產業聯盟等領域展開合作,攜手推動台灣視覺醫療邁向智慧化與國際化。
鴻海科技集團擬攜手諾貝爾視光科技,就資本及業務合作的部分進行可行性評估,擬定長期策略投資。諾貝爾視光科技預計至2026年將會有近40家眼科醫療機構作為合作夥伴,所以在去年2024年就已加入鴻海主導的「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HiMEDt)」,期待未來透過整合醫療、資通訊及電子產業,打造智慧健康產業生態系。
在技術合作方面,雙方將聚焦 AI 眼底影像分析技術,透過演算法提升視網膜疾病早期診斷與風險預測能力,並結合 CoDoctor Pro「智合醫多功能檢測儀專業版」,推展 AI 遠距醫療應用,協助縮短城鄉醫療落差。面對擴增實境(AR)與智慧眼鏡等應用快速發展趨勢,雙方看好「近眼顯示技術」於視覺醫療領域的應用潛力,計畫展開跨域研發合作。
鴻海科技集團 B 事業群暨數位健康總經理姜志雄表示,AI與AR的合作是科技與醫療整合的重要里程碑,將有助於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智慧視覺健康解決方案。
諾貝爾視光科技董事長陳美齡則指出,結合雙方優勢,有望將 AI 技術真正落實於臨床,建立完整的早期篩檢與遠距照護解決方案。
諾貝爾視光科技執行長同時也是台灣眼視光醫學會理事長張朝凱教授也強調:「諾貝爾醫療集團最大的優勢在於擁有很多專業的眼科醫師及專業的視光人才,能夠直接把臨床經驗提供給鴻海科技集團,作為AR相關產品的數據參考,讓產品設計過程中能夠提高消費者『舒適安全』的滿意度。」
現場除雙方代表外,多位醫療與產業界人士也到場支持,包括曾擔任眼科醫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現任台灣眼視光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陳德照教授、驗光師全聯會理事長謝孝杭、佐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文隆,以及立法委員蔡易餘、台北市議員闕枚莎等人,均表達對此合作的肯定與祝賀。
雙方強調,未來將持續拓展 AI 與 AR 領域的應用合作,推動技術落地與臨床實證,期望共同打造具臨床價值與全球影響力的智慧醫療新典範。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鴻海聯手諾貝爾視光發展智慧醫療 張朝凱:共同打造AI與AR視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