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醫療文獻 網路分享


全球電子病歷巨擘 Epic Systems 在其年度用戶大會( Epic UGM 2025)上,發表一系列以人工智慧(AI)為核心的革命性應用。其中 Cosmos AI 與 Art & Emmie 更彰顯一個更具預測性、自動化與協作性的醫療場域正加速落地,從能模擬病患未來健康態樣,到無縫串連醫病兩端的 AI 助理,Epic 攜手微軟等企業,為全球醫療產業擘劃那份過往只在科幻作品中的未來藍圖。

今年大會最核心的技術突破,來自 Epic 的龐大去識別化數據庫 Cosmos AI。該數據庫目前已涵蓋超過 3 億名病人,並累積 160 億筆就診紀錄。在此基礎上,Epic 與耶魯大學醫學院及微軟研究院共同發表全新的基礎模型系列 CoMET(Cosmos Event Timeline models)。

Epic 研發資深副總裁 Seth Hain 表示,CoMET 透過 1.18 億名病人與 1510 億筆醫療事件訓練後,能夠學會閱讀病歷,「這本由醫療事件書寫的生命之書」他精準點出病歷的內核。CoMET 能理解事件間的邏輯關聯,並為病患生成極具臨床參考價值的「健康軌跡故事板」(health care journey storyboards)反映並串連病歷事件。Seth Hain 表示,CoMET 在診斷預測、疾病預後等 78 項臨床任務上的表現,已經超越或匹敵專為特定任務打造的模型。

這項工具預計於 2026 年 2 月 開放至 Cosmos AI Lab,屆時醫療機構將能親身探索其預測潛力,並透過回饋影響未來的臨床應用方向。

如果 CoMET 是幕後的預測大腦,那麼 ArtEmmie 就是深入臨床工作流程的第一線智慧助手,其設計旨在徹底改變醫病互動的模式:

  1. Emmie(病患端 AI):在看診前,Emmie 會主動與病患溝通,協助建立看診議程。看診後,它能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檢驗報告,並提供個人化的用藥與回診提醒。此功能中的「預防醫療待辦清單」將於 2026 年 2 月上線。
  2. Art(醫師端 AI):在診間,Art 成為醫師的得力夥伴。它能即時從 Cosmos 調取數據,並在醫師與病患對話的同時,自動捕捉重點並更新病歷。所有醫囑、藥物與檢查項目都會被放入清單,供醫師最後一鍵確認。這項由微軟 Dragon 技術支援的「環境監聽式臨床筆記(ambient scribing)」功能,預計在 2026 年初推出,將大幅節省醫師的文書時間。

Epic 總裁 Sumit Rana 強調,Cosmos 的真實世界證據,將成為醫療機構在導入各類 AI 時重要的內部檢核與平衡機制,確保 AI 的輸出結果安全可靠。

Epic 的影響力不僅體現在 AI 技術創新,更見於其市場版圖的快速擴張。過去一年,Epic 吸納 48 家新的醫療機構客戶,其中包括 17 家由甲骨文(Oracle)轉投 Epic,顯示其在競爭激烈的醫療資訊市場中持續獲得優勢。

同時,Epic 的視野正從單一醫院延伸至更高層級的公共醫療基礎建設。繼北愛爾蘭與新加坡完成全國 Epic 系統整合後,華盛頓州正成為美國第一個推動州級 Epic 系統整合的州。Epic 創辦人暨執行長 Judy Faulkner 進一步說明,此舉藉由 Community Connect 計畫,將使偏鄉或重要接收醫院(critical access hospitals)也能共享資源密集的數位醫療平台。

為強化平台生態,Epic 也宣布多項功能升級:MyChart Central(整合跨院所病歷)將於 2025 年 11 月 上線;臨床試驗管理系統預期在 2026 年初推出;同時,Cosmos 的應用將拓展至疾病爆發監測層面。此外,面對醫療成本與撙節效益壓力,Judy Faulkner 承諾保持系統價格可負擔。

從會場的科幻舞台布置到 Epic 員工穿著家喻戶曉的星艦迷航記(Star Trek)元素服飾,本屆大會不只是技術展示,更象徵科幻作品中曾經的夢想,正逐步落地成為臨床現實。

參考資料:
1.https://cosmos.epic.com/
2.https://www.ugm.epic.com/program
3.https://www.newsweek.com/epic-ugm-2025-live-updates-verona-wisconsin-2115581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諾貝爾視光科技和鴻海科技集團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將在三大關鍵領域展開深度合作。由左至右:鴻海科技集團 中央策投部呂明軒處長/數位AI 設計呂明軒總監/B事業群暨數位健康策略劉秉昊執行長/姜志雄總經理/諾貝爾視光科技 董事長 陳美齡/執行長張朝凱/財務長 呂誌洋/視光處長 楊凱名

隨著人工智慧與醫療科技的深度融合,智慧醫療已逐步重塑全球健康照護模式。今天(19日),諾貝爾視光科技與鴻海科技集團於台北凱薩大飯店舉行「未來之眼:AI科技引領視覺醫療革命」合作簽約記者會,雙方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將在三大關鍵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涵蓋:第一,鴻海科技邀請諾貝爾視光加入跨領域數位健康產業聯盟(HiMEDt),攜手推動台灣視覺醫療邁向智慧化與國際化。第二,以AI Agent 賦能的眼底影像分析系統、近眼顯示技術(Near-Eye Display, NED)於視覺舒適度的臨床應用研究,第三,雙方面對擴增實境(AR)與智慧眼鏡等應用快速發展趨勢,計畫展開跨域研發合作。

深化跨域鏈結:諾貝爾視光科技加入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

為推動智慧健康產業的跨域整合與創新應用,諾貝爾視光科技已於2024年底正式加入「台灣數位健康大聯盟」(Harmony in Medical and Technology, HiMEDt)。該聯盟由鴻海科技集團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發起,致力於串聯醫療、資通訊與電子科技等領域夥伴,打造具備實證能力與落地推動力的數位健康產業生態系,攜手推動台灣數位健康產業升級與場域優化。

Ophthalmology AI Agent:打造智慧視覺健康照護新模式

諾貝爾視光科技與鴻海科技集團聯手打造全新視覺健康照護模式,導入由 AI Agent 驅動的眼底影像智慧分析系統。不同於僅限於影像判讀的傳統模型,AI Agent 承擔臨床任務輔助角色,具備自主感知、推理與行動能力,能即時完成視網膜病灶偵測、風險分級、初步診斷與推薦處置方案。

此次合作將 AI Agent 深度整合至 CoDoctor Eye 「手持式智慧影像擷取儀與影像管理平台」,並串接遠距診療系統,實現「AI Agent 先行處理、醫師最終決策」的高效率人機協作流程。AI Agent 不僅能協助偏鄉即時完成初篩與判讀任務,更可同步指引患者進一步就醫,真正實踐任務導向、端到雲的智慧醫療模式。未來計畫將部署於全台25家諾貝爾眼科診所,加速推進眼底病變早期篩查,打造全民可及、精準可擴展的智慧視覺照護體系。

佈局未來視覺健康產業,推動近眼顯示技術臨床研究

面對擴增實境(AR)與智慧眼鏡等應用快速發展趨勢,雙方看好「近眼顯示技術」於視覺醫療領域的應用潛力,計畫展開跨域研發合作。將結合光學設計、視覺科學、顯示技術整合等核心能力,聚焦於眼視光學(Ophthalmology)與驗光醫學(Optometry)的臨床研究,深入探討視覺舒適度、長時間使用影響等關鍵議題,並同步進行臨床應用實證,為未來智慧穿戴與視覺健康產業奠定基礎。

諾貝爾視光科技董事長陳美齡醫師表示:「諾貝爾視光科技很榮幸與鴻海科技集團合作,共同推動眼科的智慧醫療,透過諾貝爾在臨床醫療與視光照護的專業,及結合鴻海在人工智慧與硬體整合的領先技術,我們希望把 AI 技術真正落實到眼科的臨床應用,建立一個能夠早期篩檢、快速診斷、遠距照護的完整解決方案。」

鴻海科技集團B事業群暨數位健康總經理姜志雄指出:「本次合作是科技與醫療整合的里程碑。透過結盟具備專業臨床經驗與視光技術的諾貝爾視光科技,我們正實踐讓AI技術真正走進診間、深入人群的願景。雙方攜手推動的智慧視覺照護模式,不僅具備可規模化部署的潛力,更透過AI與遠距診療的融合,為台灣數位健康產業開拓全新的應用場景與發展機會。」

諾貝爾視光科技執行長同時也是台灣眼視光醫學會理事長張朝凱教授也強調:「諾貝爾醫療集團最大的優勢在於擁有很多專業的眼科醫師及專業的視光人才,能夠直接把臨床經驗提供給鴻海科技集團,作為AR相關產品的數據參考,讓產品設計過程中能夠提高消費者『舒適安全』的滿意度。」未來,雙方將持續拓展AI應用及AR產品的合作層面,推動技術落地與應用深化,共同打造兼具臨床價值與全球影響力的視覺健康新典範。

延伸閱讀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Arbli 是 Scienture 旗下一個新興的生醫數據分析平台,旨在整合和分析大量的醫療數據,以提供更深入的洞察,進而推動醫療保健的創新和發展。在當今數據驅動的醫療保健領域,Arbli 的出現正逢其時,它試圖解決醫療數據領域長期存在的諸多挑戰,例如數據孤島、數據標準化問題以及數據隱私和安全等。

Arbli 的核心使命是將分散的醫療數據轉化為可用的知識,為醫療保健生態系統中的各個利益相關者,包括研究人員、臨床醫生、製藥公司和監管機構等,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透過提供一個安全且可擴展的平台,Arbli 致力於促進數據共享和協作,加速醫療研究的進展,並最終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

然而,Arbli 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首先,醫療數據的複雜性和異質性使得數據整合和標準化成為一個巨大的難題。不同醫療機構使用的數據格式和編碼系統各不相同,這增加了數據整合的成本和難度。其次,數據隱私和安全是另一個關鍵問題。醫療數據包含高度敏感的個人信息,因此,Arbli 需要確保其平台符合相關的數據隱私法規,並採取嚴格的安全措施來保護患者的數據安全。

Arbli 的核心功能與技術優勢

Arbli 平台的核心功能包括數據整合、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和數據共享。它利用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例如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從大量的醫療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洞察。Arbli 的技術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可擴展的數據平台:

Arbli 採用雲端架構,可以處理PB級的醫療數據,並根據需求進行彈性擴展。

先進的分析工具:

Arbli 提供了一套豐富的數據分析工具,包括統計分析、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滿足不同類型醫療數據分析的需求。

安全可靠的數據管理:

Arbli 遵循嚴格的數據安全標準,並採用多層次的安全機制來保護數據的機密性和完整性。

友好的用戶界面:

Arbli 提供了直觀易用的用戶界面,方便用戶進行數據探索和分析。

Arbli 的應用場景與潛在影響

Arbli 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涵蓋了醫療保健的各個領域,例如:

藥物研發:

Arbli 可以幫助製藥公司分析臨床試驗數據,加速新藥的研發進程。

疾病診斷:

Arbli 可以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分析患者的醫療數據,輔助醫生進行疾病診斷。

個性化醫療:

Arbli 可以根據患者的基因信息和病史,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公共衛生監測:

Arbli 可以分析大量的公共衛生數據,預測疾病的爆發趨勢,並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Arbli 的發展潛力巨大,它有望徹底改變醫療保健行業的數據分析方式,並為醫療保健的創新和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Arbli 的未來展望與挑戰

雖然 Arbli 展現出巨大的潛力,但其未來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數據互操作性:

醫療數據的標準化和互操作性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Arbli 需要進一步提升其數據整合能力,以更好地支持不同來源的醫療數據的整合和分析。

數據隱私和安全:

隨著數據隱私法規的日益完善,Arbli 需要不斷加強其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措施,以確保平台的合規性和安全性。

市場競爭:

醫療數據分析市場競爭激烈,Arbli 需要不斷提升其技術和服務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人才培養:

醫療數據分析需要專業的數據科學家和醫療領域專家,Arbli 需要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以支持其平台的持續發展。

總結與展望

Arbli 作為 Scienture 旗下新興的生醫數據分析平台,承載著巨大的希望和潛力。它致力於解決醫療數據領域的關鍵挑戰,並為醫療保健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數據驅動的解決方案。雖然 Arbli 的發展仍面臨一些挑戰,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發展,Arbli 有望成為醫療數據分析領域的領導者,並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Arbli 將會在醫療保健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並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Arbli 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其技術能力,更取決於其能否有效地應對數據隱私、安全和倫理等方面的挑戰,並與醫療保健生態系統中的各個利益相關者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 只有這樣,Arbli 才能真正實現其使命,將數據的潛力轉化為改善人類健康的實際成果。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 GO-AI-6號機 Date: August 18, 2025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金管會提醒,民眾如果探索山海祕境時,記得投保登山險、海域險,為自己多一層保障與防護。(圖/翻攝畫面)

台灣四面環海且山林群聚,海洋資源豐富、群山生態多元。適逢暑假期間到來,金管會提醒民眾,在「遊山玩水」時不要忘記謹慎評估透過保險移轉可能面臨的風險,確保自身的權益。

金管會表示,配合行政院「向山致敬」、「向海致敬」政策,已請產險公司完備「登山綜合保險」及「海域活動綜合保險」等專屬保險商品,除涵蓋一般傷害保險及旅行平安保險所承保之意外事故保障外,特別針對民眾從事登山或特定海域活動時可能面臨之特定事故,如登山活動造成之中暑、高山病、凍傷等;或從事特定海域活動造成之潛水夫症、失溫、海洋弧菌感染等所致死亡、失能及醫療費用損失,提供保險保障。

金管會表示,民眾也可以衡酌自身需要選擇加保「緊急救援費用保險」,提供被保險人因登山或海域活動發生事故所支出之搜尋費用、救護費用等,以獲得更完整保障。

依產險公會資料顯示,海域險保險期間以日計算,最長可保30天,1人即可投保,可以保障的活動包含參加海域活動,如衝浪、獨木舟、潛水等,如果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以給付身故或喪葬費用保險金、失能、實支實付醫療保險金、緊急救援費用保險金包含搜尋費用、救護費用與遺體移送費、死亡、失能及傷害醫療。

登山綜合保險則是保障期間,登山死亡及失能、登山醫療保險實支實付及登山緊急救援費用。據統計去年登山險承保人數16.2萬人、保費收入2126萬元;今年前3月承保人數2.3萬人、保費收入416萬元。

為提高民眾投保便利性,金管會也已開放登山及海域活動綜合保險之網路投保業務。金管會再次提醒,民眾於從事登山或海域活動前,除應注意安全及做好充足的準備外,也可事先投保相關保險商品,以協助移轉風險,在多一層保障及多一層防護下,怡然悠遊山海。

延伸閱讀

看更多CTWANT報導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陞醫生技公司董事長 謝儒生博士(右三)及研發團隊。(陞醫生物科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陞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日宣布,獲得佳世達集團策略投資。此次投資將使陞醫加速技術商業化,並與佳世達集團攜手強化通路整合,深化醫療產業布局,推動陞醫邁入成長新階段。

陞醫成立於2020年,是一家專注於精準醫療與生物製劑的領先企業。擁有「生化脈衝」之專利技術,可根據需求調整誘導細胞方式,改變外泌體具體功效,生產高純度、高質量的誘導型生化脈衝外泌體及相關產品,可應用於生技醫藥、育髮、美容和醫材等領域。陞醫過去三年已成功將多項產品推向市場,與全球醫療趨勢高度契合,致力於提升醫療可及性與患者福祉。

陞醫董事長謝儒生博士表示,此次與達利投資及佳世達的合作,是陞醫實現市場擴張的重要里程碑。佳世達在醫療通路與智慧解決方案的深厚實力,將協助我們加速產品商業化,加快國際市場開發的速度,進一步提升患者福祉。我們期待與佳世達攜手,共同打造改變生命的醫療解決方案。

陞醫生物科技指出,陞醫「跨世代功能誘導生化脈衝外泌體應用技術平台」,可大幅縮減產品開發時間與成本,去年更榮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肯定。陞醫運用獨家專利的「生化脈衝技術」,專注於開發和生產高品質的功能誘導型外泌體,相較於傳統的外泌體,生化脈衝外泌體透過獨家專利技術,提升特定功效數十倍,其外泌體內含有之蛋白質含量提高202%,以及內含有之miRNA含量提高188%,使其在促進細胞修復、組織再生等方面具有更顯著的效果。

陞醫生物科技表示,在此獨家技術基礎上,佳世達集團對陞醫的策略投資,可望加速陞醫的技術商業化,並與佳世達合作打造從研發到通路的完整醫療生態系。透過此次投資,陞醫將加速內生性與外延式成長計畫,包括擴大研發能力、增加生產規模及拓展全球市場,進一步鞏固陞醫在生物醫藥領域的領導地位,特別是在AI醫療與個人化醫療的快速成長市場,為全球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黃國瑞、林昱孜/宜蘭報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攜手竹銘醫院,今(16)日舉行第15屆國際醫療研討會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攜手竹銘醫院,今(16)日舉行第15屆國際醫療研討會,以「未來醫療的創新與發展-全人健康照護與醫療科技的完美結合」為主題,聚焦智慧醫院與人工智慧(AI)應用,吸引近兩百位國內外醫療專業人士齊聚宜蘭,為全球醫療的未來藍圖激盪新思維。

陽明交大醫院自2009年起,每年鎖定全球醫療領域的重要議題舉辦國際研討會,持續推動醫療科技與臨床經驗的跨國交流。今年特別選定智慧醫院與AI應用作為焦點,正是因為醫療正進入高速變革的關鍵期——科技不再只是輔助,而是推動醫療體系全面升級的核心引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攜手竹銘醫院,今(16)日舉行第15屆國際醫療研討會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攜手竹銘醫院,今(16)日舉行第15屆國際醫療研討會

本屆研討會邀請國際級陣容,包括韓國 Kakao Healthcare首席執行官黃熙、新加坡國立大學附設醫院人工智慧辦公室負責人嚴居淵,以及多位國內醫療資訊與科技頂尖專家,深入探討智慧醫院設計、AI輔助診斷、遠距醫療、生成式AI應用與資訊系統整合等最新趨勢。

從掛號入院、手術安排到出院後照護的全流程數位轉型案例,到地方政府推動全人健康照護的政策策略,涵蓋醫療管理、臨床實務與公共衛生政策層面。陽明交大醫院院長黃志賢表示,人工智慧與智慧醫院已不只是趨勢,而是醫療發展的新常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攜手竹銘醫院,今(16)日舉行第15屆國際醫療研討會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攜手竹銘醫院,今(16)日舉行第15屆國際醫療研討會

研討會現場交流熱絡,與會者一致認為,AI與醫療的結合已進入實踐階段,跨國交流能加速創新科技落地臨床,為病人帶來更安全、更高效、更人性化的照護體驗。陽明交大醫院將持續以專業與創新為核心,推動醫療服務與科技的深度結合,讓蘭陽的醫療走向世界,也讓世界的智慧走進蘭陽。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資安即是病安,各級醫療院所將與衛生福利部及資安署攜手合作,共同提升我國醫療領域的資安防護水準。示意圖,與新聞個案無關。(資料照,Google Maps)

勒索軟體是近年來世界各國醫院面臨最嚴重的資安威脅,除財務影響、系統長時間停擺,更可能因此營運中斷,進而造成病人安全隱患。因此,衛生福利部協同數位發展部資通安全署於今(15)日共同召開「醫療領域關鍵基礎設施資安強化整合」記者會,宣示合作全面提升我國醫療體系的資安防護韌性。

衛福部資訊處處長李建璋指出,勒索軟體對醫院造成不只是金錢損失,面對勒索軟體快速產業化與國家化,如何在醫療法、資安法及個資法規範限制之下,更有效的協助醫院強化資安治理能力,故而提出各項資安規範、應辦事項之對標,包含資安稽核、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未來更將以評鑑制度建立醫院的資安標準。

李建璋於今年(2025)我國醫學中心陸續遭遇前所未見駭客攻擊的期間,陸續提出提升我國醫院資安之具體作為,除第一時間動員全台醫院緊急應變;並發布第一份國家級指南、全面推動導入EDR、擴及全台醫院加入衛福部情資分享網絡等,有效抵禦上半年的攻擊。後續更將由11家醫院參與資安署籌辦之國際攻防演練,驗證醫院資安防護能力,未來在衛福部主導的深耕計畫、評鑑等皆納入資安治理條文。

對於防護能力稍為不足之中小醫院,李建璋指出,未來將建立區域型資安聯防系統,升級H-SOC, 協助中小醫院確認資安警訊,並提供即時介入指導。

資安即是病安,各級醫療院所將與衛生福利部及資安署攜手合作,共同提升我國醫療領域的資安防護水準,透過跨部門協力,奠定智慧醫療堅實的資安基礎,全面守護民眾就醫權益,打造安全、可信賴的醫療環境。(推薦閱讀)名醫仲介9人赴中器官移植牟利1466萬 彰基公開聲明:3年前已將涉案醫師解聘

重磅推出!《風傳媒》全新數位專題《解密報告》
本次主題《誰吃了光電大餅》將鏡頭對準這幾年快速蔓延的太陽能產業
獨家揭密你從未真正看清的光電發展弊端☛立即瀏覽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大紀元2025年0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在數位化與社群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媒體環境瞬息萬變,組織形象、議題管理與危機應對能力,成為公關工作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於8月15日舉辦「媒體時代的公關藝術:品牌、議題與危機全解析」研討會,邀集全國衛福部所屬醫院發言人及公關相關業務同仁齊聚交流,透過專業課程與實戰演練,共同精進媒體溝通力與品牌經營力。

民視新聞採訪中心執行主任蔡明哲。(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提供)

研討會邀請世新大學温偉群教授與民視新聞採訪中心執行主任蔡明哲聯合授課,課程涵蓋議題管理與危機溝通、媒體互動與新聞稿撰寫、非營利機構品牌經營,以及媒體報導分組演練四大單元。現場更安排模擬新聞發布會與媒體應對情境,讓學員在逼真場景中實地操作,並獲得即時回饋,學習如何在關鍵時刻精準傳遞訊息。

部桃副院長鄭舒倖致指出:「面對快速變動的媒體生態,醫療院所除了專業醫療服務,更需要能精準傳遞理念、妥善回應突發議題。希望大家將今天的收穫轉化為行動力,讓醫療專業與正面形象相互加乘,進一步凝聚民眾的信任。」

部桃副院長鄭舒倖致指出,面對快速變動的媒體生態,醫療院所除了專業醫療服務,更需要能精準傳遞理念、妥善回應突發議題。
部桃副院長鄭舒倖致指出,面對快速變動的媒體生態,醫療院所除了專業醫療服務,更需要能精準傳遞理念、妥善回應突發議題。(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提供)

來自衛福部台北醫院的一位學員分享心得時表示:「這次研討會讓我更清楚新聞稿的結構與重點,也在模擬演練中體會到臨場反應的重要性。回到單位後,我會將所學運用在日常公關工作,讓溝通更有效率,也更能展現醫院的價值。」

世新大學教授温偉群。
世新大學教授温偉群。(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提供)

活動聚焦於提升學員對議題預測、危機應變、媒體需求分析及品牌價值塑造的能力,期望在有限資源下發揮最大傳播效益,塑造正面且具競爭力的機構形象。許多學員在課後反映,課程實務性高,對未來處理媒體關係與應對突發事件更具信心。◇

責任編輯:昌英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新竹縣竹北大安醫院院長謝煒銘(左)頒發感謝狀謝謝縣議員林禹佑(右)。(新竹縣議員林禹佑提供)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新竹縣議員林禹佑充當「媒人」穿針引線,幫助事業有成的鄉親周嘉貴,今(14)由其妻子代表,捐贈自動升高體重儀、精密隧道式血壓計各1台給竹北大安醫院回饋社會,成為大安醫院未來持續深入社區,推動免費到府服務幫民眾在自家社區就免費做成人健檢、癌症篩檢的利器。

大安醫院院長謝煒銘說,為了鼓勵全民健檢且主動防癌,該院從今年開始主動派出醫護主動出擊到有意願的大型社區大廈,替住民們就近做免費的全民健檢和癌症篩檢。

縣議員林禹佑獲悉後很支持,又有善心人士周嘉貴願意幫助院方添購更精密的醫療器材,所以才促成今天的捐贈儀式,讓該院一口氣獲得自動升高體重儀、精密隧道式血壓計各1台,使他們未來到府免費篩檢的工作可以做得更精準。謝煒銘今天也各致贈1面感謝狀給林禹佑、周嘉貴,表示院方的感激。

在新竹縣議員林禹佑(左到右)的協助下,大安醫院院長謝煒銘今天喜獲貴人周嘉貴的夫人捐贈精密醫療器材。(新竹縣議員林禹佑提供)

新竹縣議員林禹佑迫不及待率先試驗獲贈的精密隧道式血壓計。(新竹縣議員林禹佑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08.14 05:28 臺北時間

財經理財

全球醫療院所近年正積極展開數位化,造成AI醫療等相關商機爆發性成長。
全球醫療院所近年正積極展開數位化,造成AI醫療等相關商機爆發性成長。

自COVID-19疫情爆發後,許多國家醫療體系陸續面臨醫護人員短缺的問題,為減輕醫護人員負擔,不少醫療院所加快數位化的腳步,並大舉導入AI應用,引爆AI醫療大商機。據市調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預估,2025年全球AI健康照護商機約216億美元,2030年可望成長至1,106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38.6%。根據本刊調查,包括長佳智能、雲象科技、宏碁智醫、安克生醫等台廠近年積極插旗海外,陸續傳出捷報。

「現在很多國家的醫院都面臨人力短缺的問題,只好透過數位化來提高工作效率或創造比較好的工作環境,藉此彌補或減輕人力短缺所造成的衝擊。在德國,一間數位化的醫院往往較容易招募病理科醫生,因為數位化除減輕他們的工作負擔,還可以讓他們在家裡面透過網路處理診斷工作,不用大老遠開車到辦公室,以後沒有數位化的醫院可能會有點慘!」談起醫院的數位化為何會在近年風起雲湧,雲象科技董事長暨總經理葉肇元向本刊提出他的觀察。

尤其在新冠疫情爆發後,許多醫療院所都面臨醫護人員短缺,大量導入數位工具已成必要之舉。長佳智能總經理李友錚也向本刊直言,要讓醫院正常運作,不讓醫護過勞,短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數位化,導入AI等工具。過去影像醫學醫師,照完X光或MRI後,往往要花許多時間看片,現在可把這個工作交給AI,減輕他們的工作負擔,防止更多醫護人員流失。

20250723ind001 (5)_2025-07-23.jpg
新冠疫情爆發後,很多國家的醫院都面臨人力短缺問題,為減輕醫護負擔,醫院紛紛導入AI等工具幫助醫護人員。

研調數據顯示,醫院數位化意願提升的確讓整個醫療保健人工智慧市場呈現高速成長。研究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預估,2025年全球醫療保健人工智慧市場規模約216億美元,2030年將大幅成長至1,106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38.6%。

本刊調查,看好醫院數位化所帶來龐大的軟硬體商機,包括長佳智能、雲象科技、宏碁智醫、安克生醫等台廠紛紛積極布局,並且成功插旗海外市場。「台灣有二種人才是世界級,一是醫療人才,另外就是資訊科技人才,將這二個強項合在一起若能創造出第三個強項,將來或許會產生另一個台積電或Nvidia。」李友錚樂觀地說。

李友錚進一步表示,Medical AI(醫療人工智慧)目前全球有一大堆公司在做,但不像AI晶片或晶圓代工,Medical AI在全世界目前看起來沒有一家公司獨大,而是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況,但未來勢必會有人脫穎而出,或是被淘汰。

20250723ind001 (7)_2025-07-23.jpg

更新時間|2025.08.14 05: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